语言的界限就是世界的界限

语言的界限就是世界的界限

语言、界限、确定性、不确定性、

46阅读
    2月18日听楼教授的《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感觉说的似有道理似无道理,同学的提问和教授的回答更是一头雾水,但是对“语言的界限”和“语言游戏”深有同感,尤其是作为心理学从业人员的我更有感触。为了完成作业和进一步理解《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对于心理学的启发,带着问题第二次听课,又翻阅了一些材料有一点点感悟:
 
一、语言的界限就是世界的界限:我理解这句话在限定的情况下是具有正确性的,我理解“语言的界限就是世界的界限”有三层意思:
 
1、我们认知世界的局限性,也就说明了语言的局限性。我们知道世界之外无穷大,或无穷小,正如《吕氏春秋》所说“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但是我们知道的又很少,语言只是把我们知道的表达出来,正如你见与不见(世界之外),它都在那里,等着你去探索去发现,再去把它定义为一种词汇。“世界上的事物是怎样的,对于更高者完全无关紧要。上帝不在世上现身”“世界是怎样的这一点并不神秘,而世界存在着,这一点是神秘的”。与“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有异曲同工之妙。
 
2、语言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相悖论,也就是表达可以表达的(可说的),比如确定性的“珠穆朗玛峰高8848米”。那随着时间的推移,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有可能增加也有可能减少,具有不确定性。万物变化无所终极,但是在相对一段时间内是确定的。所以语言需要界限,世界也需要界限,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关注当下的意义。
 
3、语言的不可说。有可说的,就有不可说的,比如感受、情绪(具有流动性)等是无法精准的说出来的(虽然有了上百种词汇)。正如庄子说“可言可意,言而愈疏”。“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庄子知北游》。还有《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中提到的伦理、宗教、美。语言的不可说,维特根斯坦认为它具有价值,所以不可说。我理解的价值是世界观、价值观、生命观等等,世界上有70亿人,就有70亿人的价值,就有对美、伦理、宗教的不同的理解和认知,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他们也会发生变化,是其无穷尽的。有不可说,就说明语言的局限性,语言所描述的世界也是有局限性的。
 
二、语言游戏: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我也会把那个由语言以及与语言交织在一起的那些行为构成的整体称为“语言游戏””。
 
我们在做心理咨询时,尤其是后现代心理学的开放对话。开放对话的哲学思想是“藉由态度、音调、肢体的姿势、用字的挑选、说话的时机,以及其他的表达方法來传达你认为很重要的信念,它让对方感觉到受重视‘是个独一无二的人,而非归属于某种类别,他有很重要的事要说‘值得我们倾听,而且你对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毫无预设,没有暗藏调査,运用策略、或其他的秘密计划。它就会形成他跟案主一起在关系和谈话中连结”。我认为这一哲学思想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有相同之处,在咨询室中来访者用她的语言描述她理解的世界,维特根斯坦描述的世界是“世界有很多可能性,现实世界只是其中已经实现的部分,但不管世界是怎么样的,它“归根结底”是由一些简单的东西复合而成的,这些东西“构成了世界的实体”。来访者此时此地此景所描述的世界,没有对错真假之分,只是此刻来访者的世界,所以咨询师更加关注的是来访者的当下,聚焦当下。并且放空咨询师自己大脑、情绪、以往的经验等,以尊重的、合作的、不评价的姿态,在来访者的思维架构中内,针对来访者目标协助出具体的、正向化、行动化、情景化的小步骤,并平稳地一步步前进。
 
在生活中,深深体会到语言的局限性,不可名状,词不达意,妙不可言等等。因此面对人际沟通,需要我们多理解语言背后的成因、包括时间、地点、情景、情绪、过往等,让我们所有人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关爱,多一些尊重!
打开情说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