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时候,有一位女生在某名人直播间里“诉苦”,她的“苦”在旁人看来却“大可不必”,主播也直接指出她犯了“意义饥渴症”。
女生是97年的,正灿烂美好,成长经历也称得上“别人家的孩子”:就读于美国知名大学,毕业后进入了当地有名的咨询公司,收入不菲。但她对自我不认同,“感觉自己活成了一个优秀的废物”。工作不错,她却说:“很多学弟学妹也进了这个行业,自己也就那样。”准备去著名的“沃顿商学院”读 MBA,然而看到有朋友要去哈佛又自叹不如。英语很流利,还自学了西班牙语;可“别人的英语一点口音都没有,还会多种语言”。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当人思虑过多时借着这句话自我解嘲,有时就能化解那些盘绕许久的念头。但总有人摆脱不了自我怀疑,容易陷入“意义饥渴”—— 做事过度追求“意义”,带有极强的目的性。一旦意义不明确,就感到“做什么都没意思”,质疑自己存在的价值。这里的“价值”“意义”都是主观感受,并不见得与个人的能力、地位、出身、贡献、财富等客观条件对应。越是“很优秀”的人出现意义饥渴的可能性越大。一是因为他们会不断设定目标并全力实现,当目标越高成功越难时就会深感痛苦,陷入迷茫与恐慌;二是,他们习惯性地要一争高下不甘人后,发现自己不能在所有方面都超越别人时,就开始自我否定自我打击;三是优秀的人更容易形成“路径依赖”,他们沿着既定的成功框架前行到某个高度,一旦没有框架可参照,“答案”不标准、不明确或不唯一,就迷失并焦虑。
这个女生便是这样一类人:从小在既定的成功框架里努力向上,“路径”很明确——好好学习考好大学,找体面工作拿高薪,门当户对结婚生子,再按同样的方法培养自己的孩子……似乎活得很标准化,不出错,但也总不能满足。
就如食物和水缺乏时的饥渴一样,意义感一旦饥渴,人体从身体到心理都出现乏力、紊乱、低落、烦躁。如果无意义感持续加重危机意识,高标准严要求的个体更急于追求自己存在的意义,试图把个体存在价值放在意义的中心,反而就更难找到令自己满意的“意义”所在。那么,如何减轻意义饥渴,从心理的迷雾中走出呢?
第一点,弱化“过强的目标感”。
意义饥渴的人往往是完美主义者,倾向于为自己设定高而难的目标。消除饥渴的第一步,就是把大目标拆解为相对容易达成的小目标,阶段性地享受每一次喜悦,建立任务与感受之间的良性关系。
比如,设定一个月完成2000个新单词的学习任务,可能很有难度,一旦坚持不下去就会陷入自责。把目标拆解,控制在有把握的“努力能达成”的程度,每天完成50-80个、每周完成350-560个,每月完成1500-2400个;并且,给自己任务完成的弹性空间,有时间、状态好时多完成些,状态不好时稍作休息也没关系。
也许有人会很质疑:“这太宽容了吧?这不是在给自己的懈怠找借口吗?”短期看似乎是,长期主义角度来看,优秀并非一蹴而就也不是一时之快,徐徐而持久地培养思维和做事的好习惯,指向的是未来稳定的好心态建设。“进一步有进一步的欢喜”,在细微进步中体验愉快,进而热爱、习惯、自律。能充分享受过程,就是做某件事的第一意义所在。“我可以”的满足感会滋养人,让人获得动力、走得更远。
第二点,拥有至少一项“无用”的兴趣爱好。
生而为人就应该认认真真地探寻“意义、价值、作用……”吗?应该的,但不是生命的全部。除了做那些有用的事、让自己成为有用的人,从事一些“无用”的但能让自己欢愉、放松的活动,也是完整人生的一部分,往往正是这些“无用之事”构成我们治愈、充实自己的力量源泉。换句话说,学习“虚度光阴”,把时光“浪费”在一些无用但美好的事物上,是我们的精神所需。
毫无目的地citywalk,漫步在海边山间,坐在公园长椅上晒晒太阳,看看野地里小动物打打闹闹,侍弄阳台上的花花草草,静静听听音乐看看书,甚至什么都不做发呆愣神……能让我们感受到安宁舒适,就是最大的用处。不是每件事都要充满目的性地去对待,没有目的地完成的许多小事也会积累出不同的意义感。
第三点,刻意练习哲学思辨型的输入输出。
思考“意义”要占用大脑,思考得太多会平添烦扰,那减少琢磨是不是就能帮到自己?让大脑忙于其他更有益于自身成长发展的事,而没有空闲去过度思虑“意义”。多阅读哲学思辨类书籍并及时整理输出,让自己进入“心流模式”,能让我们的大脑从“意义”控制中摆脱出来,减少因主观定义而产生的痛苦。心流(flow,也译为“福流”)是人们在做事时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状态,事情完成后人会感到充满能量并非常满足。并不是所有的事都需要明确了意义才去做,而是在从事的过程中意义不经意间形成。
人们陷入“意义饥渴”是因为思维模式上习惯下定义:事情没很好地完成,我很失败;Ta在这件事上比我厉害,我就不如 Ta。这样的主观想法是可以通过有意识的刻意练习而逐步调整的。摆脱单维、自责的思维,代之以成长型思维,给自己多一点耐心,放松地开心地度过每个瞬间,那么每个瞬间就会拼出有意义的人生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