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的“内在小孩”到底是什么?

我们常说的“内在小孩”到底是什么?

个人成长

125阅读

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孩子。

你的小孩藏在哪里?衣柜里?橱柜里?山洞里?树洞里?林子里?谷仓里?阁楼上?还是在你的肚子里?背上?心底深处?

要知道,这个孩子已经等了你太久。

如果你爱TA,关注TA,TA她就会给你许多财富。

TA有一把金钥匙,可以打开一扇又一扇门,将你带入更广阔、更精彩的生活。有时,我们和一个人相处一段时间之后,便会知道,这个人并非那么简单。他有很多我们不了解的地方。

有时候,我们会说:“他/她怎么这样对我?当初结婚的时候不是这样啊!”

再比如,你在某位同事的眼中,可能是个非常严肃的人。有一天,整个团队完成了一个大项目,聚餐之后,大家一起去舞厅庆祝,你立刻跳起来,跳得毫无拘束。那位同事看到你这样,一定会惊掉下巴。

你可能会觉得自己天天都是一个样子,但其实你有很多面,很多个“我”。在生活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演着许多个角色。

内在小孩是人们情绪上的自我,是感受和欲望的表达。

对于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会以不同的角色呈现。而“内在小孩”就是我们主要的内在角色之一。

如果有人说:“这是我的本能反应”,那他指的就是自己的内在小孩。

我们也可以说,人的“头脑”代表“思考、计划、行动”,而“心”则代表“感受、体验、存在”。

如果抛开生物学上的意义,那么,“心”就是我们所说的“内在小孩”。

这是我们的人格中柔软、脆弱的部分,指向感受和直觉。我们和心连接的时候,也和内在小孩相连接。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有些困惑:“为什么心的形象是一个孩子呢?”

因为,我们出生的时候,心是敞开的。

那时,我们十分柔弱,但面对的这个世界却是危险而残酷的。有时我们会因此受伤,并迅速地把心保护起来。

为了保护这颗心,我们渐渐地将它关闭,让它麻木,让柔弱的自己不受伤害;这就像筑起了一道屏障,将我们与自己的心隔离开来,远离那些伤痛,几乎没有了感觉。

因此,当我们还小的时候,自己的某一部分就失去了一切感受。

我们知道,每个人除了“智力年龄”之外,还有“情绪年龄”。一个人可能看起来很成熟,但在和亲近的人相处时却像个冲动的孩子。

我们做出情绪上的反应时,其实就产生了一种自发性的“年龄回溯”。

几百年以来,我们和祖辈们所接受的教育,充满了对于逻辑和理性头脑的崇敬,而对感受和直觉却大加贬损,甚至不屑一顾。

这样的教育加剧了失衡的状况:我们大多数时候使用左脑,使得右脑的能力未被充分开发。

多年的学校教育使我们的智商得到了开发,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们的“情绪智力”却没有得到关注。大多数人对于外部世界十分了解,且精于谋生及生财之道;但绝大多数人对于自己的头脑、情绪、心理以及灵性的维度一无所知。

在认知内在世界方面,大多数人还处在幼儿园的水平。

如果要比较一下生命中不同时期对于我们的影响,影响最大的一定是童年。那时主要的感受,后来变成了我们成年期主要的情绪状态。

小时候对于身边所发生的事情的解读,影响了我们现在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

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对于我们对待自己和身边的人的方式(例如丈夫、妻子、孩子、同事)都有很大影响;

我们能否感受自身的价值,会不会感到疏离、孤独,取决于童年的家庭是否让自己有归属感;

父母相处的方式,会影响我们对婚姻的认识;

是否有兄弟姐妹,以及与他们的关系如何,都会影响我们和同事、朋友之间的关系。

我们的情绪反应和习惯,正是内在小孩直接的表达方式。

如果受到冷落,她便会一次又一次地做出反应,这种反应通常是冲动的、不成熟的,但也毫不造作。

如果你也是这样,那一定要明白:你的心里,一定有个内在小孩需要你的关注。

在抑郁的人心里,一定有个内在小孩,觉得自己一事无成,毫无希望;

在焦虑的人心里,一定有个内在小孩,觉得厄运即将来临;

在害羞的人心里,一定有个内在小孩,觉得自己不够优秀;

在缺乏安全感的人心里,一定有个内在小孩,觉得自己什么事都做不好;

在孤独的人心里,一定有个内在小孩,她备受冷落,无人关心;

在自大的人心里,一定有个内在小孩,她曾经被某个重要的人压制、批评、低估;

在上瘾的人心里,一定有个内在小孩,她想借助自己的癖好,逃离孤独和伤痛。

以内在小孩为纽带,将能够和自己的心再次连接,全然地连接。让大家深入了解自己的童年,并疗愈那些一直背负的伤痛。

在一株玫瑰中,花是它最柔弱的部分,但也是最美的地方。同样地,我们的心是最柔弱的部分,但也是灵魂所在的地方。玫瑰花瓣合起来的时候,我们不能把它扳开,否则就会伤害它。

如果有温暖、阳光、营养,玫瑰花自然会绽开。每朵花都有自己绽放的速度,有些快,有些慢。而且,每一种花都有自己独特的美。

如果能真正地关注内在小孩的需要,你一定会收到TA真心赠予你的财富。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来自专栏 医学科普

打开情说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