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这两条 不被焦虑控制着走

学会这两条 不被焦虑控制着走

焦虑

146阅读

说起焦虑我们一点都不陌生,我们在各种各样的场合,都难逃焦虑的魔爪。比如说求职面试心慌慌的等待结果,熬夜加班做文案,九稿十稿回到一稿,还是不能让客户满意,交不了差。再比如,答应了丈母娘赶紧给媳妇买房,却看着房价蹭蹭上涨着急上火,就连闲下来玩玩旅行青蛙这款佛系游戏都会让你陷入焦虑,每天看不到蛙儿子,担心他在那儿有没有遇到危险,为什么还没给老母亲寄明信片报平安啊?甚至还有这样一种说法,叫无焦虑不人生。据流行病学机构统计,在2016年中国焦虑患者就超过5700万,而且焦虑的年龄正在下沉,九零后突发焦虑,30岁焦虑,单身汪焦虑,就连中产也有了中产危机焦虑。

那么面对这么多的糟心事情,有什么办法能够不被焦虑牵着走呢?答案就在今天要讲的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大师,阿尔伯特·埃利斯的代表性作品“控制焦虑”里。他一生用自己独创的情绪治疗方法,治愈了15000名饱受各种情绪困扰的人,但是在大师还没有成为大师之前,埃利斯本人也深受焦虑困扰。埃利斯在19岁以前患有严重的焦虑症和社交恐惧症。他对公共演讲、课堂回答问题感到非常恐惧,总是害怕出错了人们嘲笑他,有一次他逃避诗歌朗诵,竟然把体温计加热,然后向母亲证明他发烧了不能上学。青年埃利斯还害怕跟陌生人说话,在19岁之前,他从没有和一名陌生女性说过一句话,不是他不想,而是他不敢。问题来了,就是这么一个曾经患有严重的社交焦虑症和恐惧症的人,是怎么一点点克服焦虑的呢?埃利斯又是怎么样通过克服焦虑和社交恐惧的亲身经历,总结出心理学界大名鼎鼎的情绪治疗体系呢?

接下来,我就为你详细讲述控制焦虑两个重点内容,在第一部分中我想为你区分焦虑的两种类型,也就是健康的焦虑和不健康焦虑。其中不健康的焦虑是我们对事情的非理性看法引发的。在第二部分中我将为你介绍控制焦虑的有效方法——理性情绪行为疗法。

焦虑分健康的焦虑和不健康的焦虑两种类型,我们对事情的非理性看法,引发了不健康的焦虑情绪。先说个题外话,2018年2月神经科学的顶级期刊,神经元杂志刊登了一篇论文,说的是在人大脑的海马区中发现了焦虑细胞的存在。这些焦虑细胞被密集激活时就会导致人产生一系列的焦虑行为。可见焦虑这种本能就像甩不开的粘橡皮糖,根深蒂固的在这个大脑结构里扎了根。焦虑分为两种,健康和不健康的焦虑。有什么区别呢?

健康的焦虑包含了担忧、警惕、慎重的情绪,常常是因为理性限制而产生的。不健康的焦虑就是过度的焦虑包括恐慌、恐惧、颤栗、愤怒、麻木等情绪。主要是来自于不切实际的想象,咱们举个例子来解释一下,比如你要过马路,你会看好红绿灯,谨慎留意有可能闯红灯的电动车,因为你知道稍微一不留神就有可能造成事故,这是健康的焦虑。它就像冷静剂一样,提醒我们小心面对风险,为我们的生命保驾护航。

与健康焦虑相对应的是不健康的焦虑。比如同样是过马路,你老是担心后面有一辆汽车冲到人行道上撞到你或者当你听说某架飞机坠毁之后,你坐飞机时就会手心出汗、双腿发抖,甚至再也不敢坐飞机了。这些不必要的杞人忧天,都是不健康的焦虑。因此不能一竿子全部打死焦虑,健康的焦虑是有必要的,杞人忧天都是不健康的焦虑。他让我们对危险有一定的防范,但是过度担心恐慌愤怒这些不健康的焦虑是有害的,它严重干扰了我们的正常生活。

那么我们怎么在日常生活中合理控制不健康的焦虑呢?把影响降到最低呢?这就要说到是什么引发了不健康的焦虑情绪?咱们先来讲个故事,有两个人同时遭遇失恋,第一个人的态度是这样的: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挥一挥衣袖一切就过去了;第二个人就钻牛角尖了:你不要我了,我要报复你,他拿着硫酸去泼对方,完了后自己跳楼了。

情绪ABC法则

为什么同样一件事两个会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行为呢?作者埃利斯给出了答案就是著名的“情绪ABC法则”,这里的A指的是“诱发性事件”,一般就是生活中发生的糟糕的事,比如失恋B是“信念”,就是对一件事的看法,C 是“情绪和行为的结果”。咱们,通常会认为是糟糕的诱发事件A导致了结果C,但是作者埃利斯认为,情绪ABC法则的关键是B导致焦虑情绪,C的元凶也是B ,针对事情的看法B决定了你会产生什么样的情绪。我们再回头看看刚才讲的两个人失恋的故事,同样的失恋事件A,第一个人的看法,就是B 1他觉得失恋就是小菜一碟儿,它就像拂掉身上的跳蚤一样一如既往的生活。第二个人的看法,B 2,认为失恋全是对方的错,我恨死他了,要和对方同归于尽。所以对失恋这件事的两个不同看法,导致了乐观悲观两种完全不同的情绪结果。咱们再打个比方,在情绪ABC法则中,诱发事件A就像是一根点燃的火柴,如果看法B是汽油,那么结果将是一场熊熊大火,如果看法B是一桶用来灭火的水,那么坏情绪就会被杀死在母胎里,结果就什么事儿都没有了。

说到这我们也就明白了,造成焦虑情绪的元凶,不是别人恰恰是我们自己,是我们自己对事的看法,导致了不健康的焦虑。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看法导致了不健康的焦虑呢?作者埃利斯认为,我们对事情的非理性看法,导致了不健康的焦虑。非理性看法有三个特点,第一个是绝对话的要求;第二个是过分话的评价;第三个是糟糕化的结果。

下面咱们挨个儿解释下,非理性看法的第一个特点,绝对化的要求。这是说人们常常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自己对别人抱有绝对化的期望。举个例子,我们常常这样给自己快马加鞭,我必须成功必须拿第一。再比如父母经常对我们这么唠叨,你应该在30岁之前结婚,你应该赶快生孩子。这种无条件的必须、应该,就像紧箍咒一样让人喘不过气,自然也就难逃焦虑。

非理性看法的第二个特点是过分化的评价,也就是以偏概全的思维。举个例,有些人遭到一些失败和挫折后,就把自己贬低得一无是处,再比如别人对你造成一点伤害,你就认为他是个十恶不赦的大坏蛋。这种过分话的片面思维,往往导致愤怒自卑等不健康焦虑情绪。

最后我们说说非理性看法的第三个特点,糟糕化的结果,也就是认为随随便便的一个小挫折都会带来糟糕透顶的结果。举个例子,一次性没有成功,就认为自己这一辈子彻底完蛋了,女朋友拒绝了自己的求婚,自己就再也找不到对象了,认为自己永远都会这么倒霉下去,再也无可挽回了。

焦虑分健康的和不健康的焦虑两种类型,作者认为,正是我们脑子里有着绝对化的要求,过分话的评价和一切无可救药的糟糕透了,这三种非理性看法才引发了不健康的焦虑。

未完待续......

打开情说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