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自爱力与幸福

女性自爱力与幸福

女性,自爱,幸福

92阅读

        随着科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人类的物质世界越来越丰富,人们的心灵成长却跟不上物质发展的脚步,精神世界越来越匮乏。由于家庭、工作的压力,人们把太多的注意力投射向了外部,不断向外抓取,希望从外部获得肯定,希望外部世界能来匹配自己的需求。当现实与需求不能匹配时,易引发心理的不平衡,由此引发人们的冲突与对抗、谴责与抱怨、抑郁与焦虑等一系列心理不适问题。

 

      西蒙娜..波伏娃在《第二性》中谈到:在把自我实现为一个独立的个人方面,女性仍会面临比男人更多的困难,如家庭和社会习俗都不会赞成女性在这方面作出努力 女性作为被社会塑造的第二性,面临的就业、家庭、生育等压力问题颇为普遍。加之男主外、女主内的中国家庭传统,女性一旦找到了丈夫,容易轻易的放弃学习和职业。女性容易在非常表浅的、物质的层面或是身体的层面,照顾一下自己,而在更核心的层面,女性对自己爱的太不够。因此女性更容易出现不安全感及心理上的诸多问题。

 

        李玫瑾说:女性系人类的母亲,一个民族的素养取决于这一民族中每个人出生时母亲的修养与教育。女性的自爱力与幸福,不但关乎女性的家庭,更重要地影响着下一代的人格品质。身为女性,勇于认识自己、探索自己,通过学习和受教育,帮助自己获得自爱的能力,是女性赢得幸福人生的必经之路。

 

       女性自爱力,即女性爱自己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但关乎女性自身的幸福,而且关乎女性婚后家庭的幸福,并极其重要的影响着下一代子女的人格品质。无论女性身居何种行业、何种角色,对幸福都是渴望和期待的。岸见一郎说:拥有幸福需要勇气。幸福不会从天降,幸福需要主动争取。身为女性,要勇于探索自己,了解自己,探究根植于我们内心的不合理的认知、思维模式,通过学习和受教育使其替换升级,使自己获得自爱的能力。学会真正的爱自己,并把这份爱惠及他人,让自己拥有一个幸福人生。

 

                      一、自爱力是什么

 

       卡尔.荣格说:对于普通人来说,一生最重要的功课就是学会接受自己。现实生活中,人们由于现实和需求的反差,往往不能接受现实,更不能接受现实中的自己,容易出现苛责、内疚、自我攻击、抑郁、焦虑、惶恐、失去安全感等众多的不爱自己的问题,以至于影响身心的健康。

 

1、自爱力就是爱自己的能力。

 

1.1自爱力就是无条件的自我接纳,不自我苛责,淡定从容;

1.2自爱力就是足够高的自我价值感,不自我攻击,自信有主见;

1.3自爱力就是发自内心的配得感,进入任何关系都不惶恐焦虑,安全感强;

1.4自爱力就是经营和自己的关系,尊重并珍惜自己。

 

图片缺失

 

 

2、自爱力就是探索自己。

 

      弗洛伊德的冰山理论把人的心灵比喻为一座冰山,浮出水面的是少部分,代表意识,而埋藏在水面之下的大部分,则是潜意识。弗洛伊德认为人的言行举止,只有少部分是意识在控制,其他大部分都是由潜意识所主宰,而且是主动地运作,人却没有觉察到。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结构是由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部分组成,在内心深处潜藏着一个巨大的空间,意识就像是浮在表面的冰山的一角,潜意识却是隐藏在水下的那一个庞然大物,前意识是连接意识和潜意识的层面,这个理论就是弗洛伊德著名的冰山理论

 

图片缺失

      

       人们外露的行为、思维、言语,由自己的意识在主宰,但大多数是潜意识发挥了重大作用,人们被潜意识操控却不自知。比如:碰到同样的刺激情境,就会发泄情绪,大发脾气;不能被他人批评,听到批评的话就认为自己不行,自己无能;不能接受别人不喜欢自己,一旦有人不喜欢自己就认为自己不可爱。卡尔.荣格说:当你的潜意识没有进入你的意识的时候,那就是你的命运。勇于去探究自己深藏的潜意识,解读潜意识,把潜意识意识化,觉知意识传递的意义,主宰意识,让自己成为意识的主人。

 

3、自爱力就是探究自己真正的需要。

 

       弗洛伊德把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本我与生俱来,是人格结构的最底层,包含了人的各种生理需求。遵循快乐原则,具有很强的力量,是个体内驱力的能量来源;自我处于人格结构的中间,是个体人格的执行者,遵循现实原则,主要调节本我超我之间的矛盾,并以合理的方式满足本我的需求。自我是个体最常意识到的部分;超我遵循道德原则,并追求完美的境界。超我本我相对立,并对本我产生抑制,同时也对自我发挥监控作用。 

 

       亚伯拉罕.马斯洛说:一个人如果不能时刻倾听自己的心声,就无法明智地选择人生道路;一个能够实现自我的人首要的素质就是完全的诚实和客观的对待自己。按照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从低到高的需要依次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从物质的需要到精神的需要。当人满足了低层次的需要,会对高层次的需要产生目标和渴望。

 

     现实生活中人们容易把自己的真正需要,同物质的追求、物质的需要混为一谈,这只是低层次需要的满足,而忽略了高层次的需要。人们在物质需要的追求过程中容易麻痹自我,忘记超我,呈现出失控的本我。因此,平衡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觉察自我,探索超我,抑制本我,探究自己真正的需要,并对自己负责,努力去实现这个需要。

 

                    二、制约自爱力的因素

 

        女性从婴幼儿期、儿童期到青春期的发展,被其原生家庭和成长环境塑造和影响着。随着女性的逐步成长,其会形成一整套的规律和方式以调节行为,这就决定着其对不同的处境所采取的应变方式。经过多年的训练,这种行为模式固定下来,以此根据自己对以往的生活理解对事情做出反应。

 

1、原生家庭的制约

 

       阿德勒说: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如果人在幼年、童年、青春期的成长过程中受到伤害和虐待,或受到创伤性的打击,内心就会有一部分停止发育,并在日后处理各种关系时采用消极的方式应对。早期的负面经历持续越久,创伤程度越严重,在性格中留下的烙印越明显,在今天发生的作用越强烈。由于原生家庭的不良影响,很多人终其一生无法摆脱阴影,严重的限制了自爱力的发展。

 

图片缺失

 

 

2、逆境和挫折的制约

 

       如果把人的一生成长比做爬山,可分为三类人:攀登者、扎营者、和放弃者。放弃者畏惧困难选择了驻足不前;扎营者曾经努力却中途选择了放弃;而人生中的攀登者,把逆境和挫折看作是磨炼、成长、蜕变的机会,在逆境和挫折中不断的战胜自我、实现人生跃迁。逆境和挫折是人所不能选择的,伴随人的一生。选择战胜或是逃避,人生结局截然不同。

 

        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用狗作了一项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心理学经典的习得性无助实验。习得性无助是指人们后天习得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

 

         人生中大多数的扎营者和放弃者,在经历逆境和挫折后,或多或少习得了习得性无助的行为和心理,这种心理让人自设樊篱,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身不可改变的因素,放弃继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面对自己不能满意的现状,本来可以通过努力去改变的,也认为无法改变而陷入痛苦之中。海灵格说:痛苦比解决问题容易,承受不幸比享受幸福简单。人们在互动中倾向于扩大收益、减少代价或扩大满意度、减少不满意度,即趋利避害的心理,因此在逆境和挫折面前人们更多情况下会选择逃避,内在力量极其匮乏,严重的制约了自爱力的发展。

 

图片缺失

 

 

3、心智模式的制约

 

       人们生活在一模一样的世界中,但世界在人们的眼中却是完全不同的世界。人们戴着不同的镜片过滤世界的大部分信息,还用不同的经验和记忆来解释这些信息,搭建自己的内心世界,并且认为那就是世界的真实情况。这就称为每个人不同的思维模式。看不见的镜片加上一套固定的思维模式,就是人们的心智模式。人们的心智模式,决定了人们能看到什么样的世界。这个自建的真实世界,又反过来印证这个模式给人们看。正所谓仁者见仁而得仁智者见智而得智。人们为自己构建了一个世界,然后又反复强化,最终让自己相信这个世界就是自己构建的那样。严重制约人们自爱力发展的,是人们需要升级的心智模式。

 

                   三、获得自爱力的训练

 

        自爱力是一种能力,既是一种能力,就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获得。

 

1、拆掉旧有思维的墙

 

       卡尔.荣格说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决定着一切,而不是事物本身如何。阿德勒思想的核心提出要为自己负责,并打破一切幻觉和不合理的信念,然后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力量,从而选择不一样的人生。人们在生活、工作中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当压力事件来临,人们有着不同的信念和认知,从而产生了有差别的情绪和压力。人们容易认为是压力事件导致了压力,如果没有了压力事件,压力也就不存在了。但人生无常,客观世界无时无刻不处在变化当中,人们对发生在自身之外的事件大多情况下是无力掌控的。一切压力、不良情绪的问题,源自于人们自己的信念和认知,是信念和认知导致了人们的压力。只有拆掉旧有思维模式的高墙,改变不合理的信念和认知思维模式,使其升级位移,所有的外境,包括人、事、物,才能境由心转而随之改变。

 

图片缺失

 

 

2、警惕受害者心态,做生命的掌控者。

 

        受害者心态,是一种认为自己是受害者的想法,是一种不健康的自我防御机制。受害者认为自己处处受着不公平的待遇,而自己对此根本无力控制。只要出现问题,人们倾向于把他人和社会当成替罪羊来谴责。面对问题和挑战,人们习惯性地谴责他人,似乎成了现在的流行病。人们一旦陷入了受害者的心态,就可以享受着受害者的福利:逢人叫屈,逢人喊冤;博得别人的同情和怜惜的泪水;把自己的不快乐、不幸福归咎于他人;不需要为自己承担责任,不需要离开舒适圈去做出改变。这些好处让人们以受害者自居,反复麻痹自己、内耗自己,得以短暂的解脱,但内在力量匮乏,人生掌控能力丧失。

 

       改变受害者心态的路径,就是成为自己人生的掌控者。自己该做些什么,利于当前问题的解决做自己可以改变的,不去抱怨改变不了的 自己的人生由自己做主,掌控者成为了自己人生的主宰者。

 

3、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人类的大脑区分为三个功能各异的部分:大脑核区(掌管生理功能的生理脑)、大脑边缘系统(控制情绪的情感脑”),和大脑皮质(用来思考的思维脑),这三个大脑反映了人类在不同阶段的进化和演变。正是大脑皮质这部分系统,使人有别于其他哺乳动物,人有了更高级的推理能力,即分析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规划未来的能力。大脑皮质的功能尤为重要,让人们以更加灵活的方式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因此身而为人,无论何种状况发生,永远拥有做出任何选择的权利。这种权利,任何人也剥夺不了。岸见一郎说:假如生活方式不是先天给予的,而是自己选择的结果,那就可以由自己重新选择

 

图片缺失

        

        在遭受外界刺激时,人们会产生相应的回应。在刺激和回应之间有一个空间,人们的成长和幸福就蕴含在这个回应当中。无论在人们身上发生什么,在事情和回应之间都有余地,在那余地之中人们有自由和力量做出回应 。因此无论做出何种的选择,人们永远拥有在任何情境下作出选择的权利。选择爱自己,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四、爱自己,勇于飞往自己的山

 

       对许多女性来说,容易对成功怀有恐惧,不相信自己可以拥有美好,很难让自己感觉得之无愧。如果学会爱自己,改变想法,发展自我价值和自尊,那么,就会开始让生命带领自己去追求美好的事物,女性最终也会相信,自己值得所有美好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这就是自内而外散发的自信。

能够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撬动世界的支点不是地球,也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女性真正的成长、成熟,就是走上爱自己的道路。神话学家约瑟夫.坎贝尔说:那真是神奇的时刻,世上确实有看不见的力量在帮我,只要你追随自己的天赋和内心,你就会发现生命的轨迹原已存在,正期待你的光临,你会发现,你周围的人开始不断地给你带来新的机会。当女性学会爱自己,周围的一切都会朝向爱发生转变,这份爱的能量温暖幸福着自己,更惠及家人以及身边的人。

 

        美国作家塔拉.韦斯特弗说:我曾怯懦、崩溃、自我怀疑,内心有什么东西腐烂了,恶臭熏天。直到我逃离大山,打开另外一种世界。那是教育给我的新世界,那是我无限的生命可能,塔拉.韦斯特弗在十七岁前从未踏入过教室,最终通过教育、醒悟,完成了人生的逆袭。女性当拥有像塔拉.韦斯特弗一样的勇气,勇于飞往自己的山。

从不爱自己到爱自己,迈出这一步会很难,这是少有人走的路;从不爱自己到爱自己,迈出这一步也容易,自己的人生自己可以掌控。爱自己,是通向幸福人生的唯一路!

 

图片缺失

      

       深深的祝福更多的女性爱自己,穿越成长,活出自己,绽放自己!

打开情说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