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解老》云:“万物莫不有规矩。”人生在世,与人交往,修身养性,处处都离不开规矩。
懂得规矩,守住规矩,才能守住人生。人有境界,也有底线。
境界给人以光明的前景和希望,底线则是人赖以生存的基本保障。
易中天认为底线比境界更重要。一个人没有境界,顶多差劲一点,但没有底线就会出大问题。
他这样表白自己:“我确实没什么境界,但我有底线,我是个‘底线主义者’。”
一个人,没了底线,就什么都敢干。一个社会,没了底线,就什么都会发生。
孟子曰:“人有所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也。”
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才华横溢,却徘徊于仕与耕之间,后来干脆归隐田园。
这一切,源于他不愿打破自己的底线。陶渊明清正廉明,从不攀附权贵,也绝不阿谀奉承。而是选择一生坚守原则,把才华赋于诗中,流芳百世。
守住底线,不仅在于做了多少事,更在于明白哪些事做不得。淮南子曰:“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生而为人,不可漠视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