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专注于生活中的小事, 如一杯热茶的温暖, 一本好书的陪伴
马汝海
专注于生活中的小事, 如一杯热茶的温暖, 一本好书的陪伴, 都能带来无尽的满足。
0温暖
0回答
#
个人成长
相关回答
胡星星
听说年龄越来越大,会习惯掩饰起自己的不容易,但有些东西,是隐藏不了的 所以记住,所有你不能理解的生活,不是它们没有发生,只是你未曾经历过 晚安
姜丽敏
人生的旅途就是这样,用一大把的时间迷茫,在几个瞬间成长。
邢松
问题: 发现自己和老公相处越来越像母亲对父亲,成为了自己曾鄙视的样子,绝望这生命的复制,内心其实很讨厌父母,恨又不该恨,怎么破? 薛老师: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重复是和你心里面非常地恨父母有一定的关系。其实恨意味着放不下,那就一定会导致有所重复,和父母的关系在感受层面上并不是特别的爱或者恨,而是你越来越多地感觉到你是你,他们是他们,你和他们不再有那么紧密的关系。当然你要尽基本的责任,维持基本的亲情,可是毕竟你的人生你负责,而他们的人生他们负责,没有过多的交集。他们能做的已经对你做了,好与不好这已经是全部,谈不上说需要去恨他们,也没必要特别地感恩,这都是不必要的。你只是和他们相遇了,他们也给了你所有他们能给的,给不了的也是你生命中的印记。 问题: 在巨大吞噬能量的母亲面前能够彻底分离了,独立了,表现是什么? 薛老师: 如果一个孩子依然感觉到母亲拥有巨大的吞噬能量,那么他并没有能够完全分离。彻底分离的话有很多方面的表现,首先当然你能够做自己的决定,你的决定不太过度以你母亲的意愿作为参照,她同意不同意对你并不构成太大影响,也不需要她去支持什么,也完全没必要过度去反对她。你心里面有自己的标准,不太在意她的标准。其次,在具体生活上,你会觉得如果让自己过得好一点比起让她过得好一点是更重要的,这并不建立在要反对她的基础上。你会觉得她的生活是她的,你的生活是你的,你们之间有明确的边界。具体形式上,也许对某些人来说经济上是独立的,也并不为他们去赚取更多的钱,也并不为保障他们的生活而太费劲。 问题: 害怕表达跟前辈不一样的观点、视角,害怕离经叛道地尝试。害怕被扣上无知还狂妄的帽子,同时害怕展现自己的野心。 薛老师: 有这么多的害怕显然是处在一个被害怕淹没的体验当中,也就是说你整个的状态还依然停留在很多的体验状态当中感觉状态当中,很少有一部分进入到语言化的规则中,也就意味着你对别人的期待特别多,所以你很难形成自己的规则,只能以别人的规则做参照,这样的情况下当然很难反对别人,很难去说不。根本上来说,跟期待跟依赖都有关系。就像你提这个问题,你描述了自己的状态,可是你并没有提出一个清晰的问题,似乎你说完这些以后,别人就应该理所当然地明白你到底需要什么。你这种状态本身就是个过度期待状态,这也是你为什么不能够去反对,有那么多害怕的原因之一。
张凤琴
人,最怕的是:信任后的欺骗,真心后的敷衍。 信任,是基本的尊重; 信任,是情感的灵魂; 信任,心灵撞击的基础; 信任,也让你有了理想化的期待。 在你对对方有了信任的同时,也要审视一下自己的期待。
冯雅琪
如同我们身体的肌肉一样,要想自己的心强壮有力量的话,它也是需要锻炼的。 通常太过于自我保护、自我宠爱其实是最大的阻碍,娇嫩的温室之花是经不起真正的风雨洗礼的。
秦志华
新手心理咨询师总是要思考一个问题,心理咨询究竟是什么?心理咨询的那个“劲儿”或者那个“味儿”究竟是什么样的?我们曾经有很多比喻,说心理咨询师是一面“镜子”,说心理咨询师是“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人”,说心理咨询师应该做“空白屏幕”等,这些话题其实关乎“节制”,心理咨询师能否觉察并且处理好自己的许多欲望,能否觉知哪个部分是来访者的,哪个部分是咨询师自己的,是心理咨询是否“靠谱”的关键因素之一。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