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相关回答
朱丽娜
对一个人如此重要的“攻击性”,是如何一步步被抑制的呢? 有一个朋友在小时候,一天她父亲同事带着比她小一岁的弟弟到家里做客。他看到房间里的毛绒兔子,向她索要,她不想给就给小男孩糖果,对方却不要,两人开始争吵。父亲闻讯而来,二话不说直接把兔子给了小男孩。她本就很委屈,可小男孩根还不停揪玩偶的毛。橙子越想越气猛地从小男孩手中抢回了兔子。 小男孩开始哭闹,父亲狠狠盯着橙子说:“你怎么这么小气,你可是姐姐,要让着弟弟!” 这件事的结果是,朋友被惩罚晚上不能吃饭,以记住“做人要大度,要照顾别人,不能自私”的道理。从此,她在内心刻下了一个大人教会她的“真理”:你不能说出自己的想法,不能保护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能“攻击”他人。不然别人会因此对你失望,讨厌你,远离你。 她开始变得小心翼翼,习惯把别人的需要,放在自己的需要之前,无法自如地做自己。因此她与群体疏离,宁愿孤独。在她的经验中,关系是脆弱的,她的攻击性足以摧毁它。一方面,是一种自我防御。另一方面,是努力避免幻想中攻击性带给自己的惩罚——即客体会抛弃自己、离自己而去。 这样,她会再次经历丧失“客体关系”的痛苦,就像当年失去父母对她的喜爱一样。那种恐惧深藏多年,如同野兽,总是伺机而动,摧毁她无数次试图对他人重建信任的尝试,让她很难真正与人亲密起来。

梁春霞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安东尼·梅伦曾讲述过一个故事: 一位男士发现自己精心护理的草坪中出现了许多蒲公英。当他第一次发现后,他立即将它们拔掉。但是,这些蒲公英很快又长出来了。这位男士到当地花园商店买了很多杀杂草剂,喷洒之后蒲公英暂时停止了生长。然而,当夏天到来,充足的水分滋养大地之后,这些恼人的蒲公英又争先恐后地崭露头角,而且似乎是在与这位男士作对,他一边不停地拔,它们一边不停地生长。这位男士恼怒痛苦到了极点。冬天来临,蒲公英再没长出,他心里暗自高兴。然而,好景不长,春天一到,这些恼人的蒲公英又开始疯长起来。他又开始了与它们的搏斗,使用大量杀杂草剂,并将杀杂草剂洒到邻居们的草地上,甚至不惜将草坪彻底更换。几经折腾之后,蒲公英终于消停了,暂时又停止了生长。然而,一段时间过后,它们又长出来了。 他咨询了当地的植物专家,但仍然没能消灭蒲公英。无奈之下,他决定写信向农业部求助。几个月后,他终于收到了回信。他高兴极了,心想:“这下我的草坪有救了!”他迅速打开信,看到回复是:“亲爱的先生,我们非常重视你的问题,也曾咨询了相关专家。经过认真考虑,我们认为我们能够给你一个非常好的建议。先生,我们的建议是—你要学会去爱那些蒲公英。” “与蒲公英搏斗”同“去爱那些蒲公英”,虽然只是一种思维方式上的转换,却表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信念,即排拒性信念与接纳性信念。 排拒性信念通常是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现实之上,试图改变现实、修正现实或拒绝接受现实,执意强调坚持某种行为去获得自我欲望的满足。例如,一位小女孩因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愤怒,为了威胁父母,她坐在自己床边,闭上双眼,屏住呼吸想要父母接受她的要求。结果,她的脸变成了蓝色,差点真正停止呼吸。这种信念便是排拒性信念。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