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很喜欢林徽因的一句话:有些人渐渐的就不联系了,不是因为淡

张凤琴
很喜欢林徽因的一句话:有些人渐渐的就不联系了,不是因为淡了远了,而是因为没有合适的身份陪伴,没有合适的理由联系,没有合适的机会见面,只能放在心里,偶尔回忆偶尔想念!

3温暖
0回答
刘红霞
温暖了
#
相关回答
赵莎莎
自我,就是你愿意享受的事物的集合。 你有过感觉到享受的时刻吗?你曾在某个瞬间陶醉于某一件事物,那一刻你忘记了所有,不再思考。 比如说:去旅游,当你在看山、看海、看雪、看瀑布、看日落的时候,你有陶醉过吗?那一刻你忘记了自己,你被深深的震撼了,好像你跟这些风景在一起了一样,你在那一刻成了一个整体。 比如说娱乐,当你玩滑雪、玩滑板、玩跳跳床、玩跳楼机、在KTV里唱歌、吃火锅、做美容的时候,你的大脑在想什么?总有那么一些时候,你会忘记思考,你只是在做,你只是想做,你陶醉在这些事情里,好像你们是一体了,即使你在思考,你也在专注地思考要做的事。 比如说看电影时,你忘记了自己在看电影,你仿佛就是故事本身,你不是在电影院,你是一个故事的主角,你在一个惊天动地的故事中,你就是故事本身。 总有那么一刻,你只是在体验,在感受,在陶醉。你忘记了自己,消融了界限,那一刻,你会感觉到,自己跟那件事融为一体,这种感觉就是活出了自我。外在的事物成了自我的一部分,那一刻,他们不再属于你,不再与你无关,那一刻他们就是你。 那么,自我其实就是你的心愿意享受且能够享受的事、物和人的集合。 你在做什么,什么就是你,自我是流动的,自我不能单独存在,自我就是事情本身。当你陶醉在某件事情里,你就体验到了你的自我,自我就像灵魂一样,当它附在某件事物上时,自我就跟那件事情完全融合,这件事就是它。 自我融合。人生的意义就是去体验自我,就是去融合,就是去陶醉于人、事、物。这个过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天人合一”“活在当下”。 因此,人生的意义就是沉浸,就是陶醉,就是享受,享受一切你能享受的事物。有的人把这个概括为:人生的意义,就是要去更多想去的地方,吃更多想吃的食物,见更多喜欢的人,跟喜欢的人探索更多,做更多喜欢的事。

林宇璐
我们真的能够逃脱生命中未能完成的、遗憾的、不能释怀的事件吗? 心理学发现,对于这些未完成的事件,我们大多数人只是在刻意逃避,结果却被“未完成事件”完全控制。 事实上,没有人可以真正逃开他心灵中的“未完成事件” 所以,回到“未完成事件”,有效解决它们,才能促进心灵的成长——这才是生命的本分。真正接受你心灵深处的那些“未完成事件”——即使它们使你如此痛苦。有勇气去重新经历自己生命里的每一个“未完成事件”,看看那些存在过的事实,才能在生命里开始拥有智慧。这样的人将不再怨天尤人,不再将责任推给环境和他人。他会为自己的思想、情绪、人际关系、生命里的每一个结果负起责任。 因此,他能得到心灵的最大自由。 人为何秉性难移? 我们活着,就会想方设法远离痛苦,获得欢乐。西方完形心理学的理论也认为,所有的生命体都有朝向自然、健康与成长的趋动力。然而,人为什么又会固化在某种模式中,产生所谓的“执着”?并且,这种模式明显不是趋向于“离苦得乐”,只是“习惯使然”。即使这种习惯性的旧模式导致一次又一次人生的痛苦,人们仍然舍不得改变和放弃。人类为什么会与“离苦得乐”的生命方向背道而驰呢?在被固化的旧模式中,人们的执着因何而起?又是怎样发展成“秉性难移”的? 有一个心理学试验:有人在白纸上画一段圆弧,经过白纸的孩子们会自然而然地拿起笔补上线段,让圆弧成为一个完整的圆。更令人惊奇的是:大猩猩也有这样的癖好。 并且,小孩子或者大猩猩都会尽力使自己画的线段平滑,使完成的图形与原先的弧一样平滑。人类天生就有将事情做完,让需求得到完全满足的倾向。所以,人类有许许多多身体的,心灵的需求,它们都吸引着我们的注意力,并且排队等待我们去完全满足。一旦满足了最迫切的需求,就会生出下一个需求。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