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小婴儿在哭和笑之间是无缝衔接、丝滑

姜华文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小婴儿在哭和笑之间是无缝衔接、丝滑转换的,无时无刻不活在当下。 无疑,小婴儿是天然知道怎么爱自己的,他们天然地知道“做自己”。而我们呢,成长中无数次不能“做自己”,渐渐的身心分离了,身体明明在痛苦中挣扎,我们的心还在驱使着我们做更加靠近痛苦的事,很多人,比如舍不得睡觉的朋友,爱一次伤一次的朋友,是有亲身体会的吧。

1温暖
0回答
张俊霞
温暖了
#
相关回答
赵莎莎
王小波说,“话语像一池冷水,让我一身一身地起鸡皮。”这话就像替我说的。我从小在部队大院长大。体制内的圈子并不好混,人际关系之复杂,很多时候取决于你在什么时候说什么样的话。于是被爸爸教育得最多的就是“语言是一门艺术”。这是一种比较好听的说法,实际上就是经常被骂:▷ 你有没有脑子?教了你多少次了,还不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么!好害怕爸爸发怒,好想讨好爸爸啊。于是拼命努力地让自己够乖,够懂事。小时候每次考试成绩出来,考的不好势必要挨骂,但即便考的很好,能听到的也只是沉默。● 如此吝啬给出一些赞美和欣赏,爸爸吝啬的到底是什么?非要表现出一副严厉的样子。我想,一方面是他给不出来,另一方面是孩子的需要刺激到了他内在的需要,即对柔情的渴望和需要。而人格不够强大的人,对柔情的需要是会让他有羞耻感的,就只好屏蔽掉自己的柔情。无法直接表达自己的爱,也不会允许孩子向他表达柔情,表达爱。他没有能力去分享这种情感,也无法跟孩子做情感上的交流。 在中国很多父亲处于这样的一个拒绝性的客体状态,我们通常说的“严父”,在孩子面前会端着。为什么要端着?因为我害怕我把“我爱他”表现出来后,这个孩子就被惯坏了。这个爱的力量太大了,在他们的认知层面里面,一旦他们表达“爱”,孩子就被摧毁了。孩子长大之后就会习得一个祖传的秘籍:严肃,回避。他们学习到的就是严厉等于爱啊,因为他们没有看到其他的爱的表达方式。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