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健康的关系是两个独立的人,各自有自己的安全感,从而形成健

张丽坤
健康的关系是两个独立的人,各自有自己的安全感,从而形成健康型依恋。 而不健康的关系,其中一方或者两个人都缺乏安全感,很容易形成焦虑型依恋,也就是和伴侣疏远了会焦躁不安,和伴侣之间太近了又手足无措。

0温暖
1回答
相关回答
华燕
一个医生在治疗复诊的抑郁症孩子,而孩子在那里看书时,医生大为夸赞孩子用功。这时候母亲赶忙来了一句“用功?假用功”。医生无奈的对母亲说:“你看又开始说了,又说了吧!”。 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叫“有时候假话说多了,也就成了真话了”。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由此得出一个结论:期望和赞美是人的内在需求,也是激励的一种有效手段。所以,孩子是否有能力,最后的成就如何和自身努力有关联,同时也和受到家庭的暗示和方式方法有关。 《中毒的父母》一书中写道:小孩是不会区分事实和笑话的,他们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贬低往往意味着好控制,因为你不好,所以就要听我的,这就是典型的“以批评为名,行控制之实”。 一个长期被贬低的孩子,内心会变得异常敏感,并且会长期自我怀疑。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投射性认同”。说得通俗一些就是,父母长期给孩子灌输什么感受和想法,孩子没有觉察与分辨能力时,很容易会认同到自身,长此以往就真的变成了父母想象的那个样子。 一个真正内心强大的父母,不仅仅会有为孩子赚钱养育的能力,同时还有接纳孩子不完美的能力。这样的接纳和包容的能力日后会成为一个孩子走进复杂充满挑战社会的“原动力”。

赵莎莎
抑郁症这个词对于当前的我们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一个状态和“病”态,为什么说抑郁症是一种状态?有时候这个状态稍纵即逝,有时候这个状态可以转化成一种我们的一个躯体状态和“病”态,有时候这个状态会让我们在死亡的边缘挣扎,或者有时候这个状态会让我们失去身边的亲人。 今天看到的首条新闻就是香港TVB主播柳俊江于2024年1.5号烧炭自杀,他只有42岁,一个42岁的生命就这样陨落了。而在元旦当天他还在发表新年目标,表示要好好抓住每一个当下,做喜爱的事。我们不知道他生前发生了什么,但是相信那一刻他一定是很痛苦的,而且那个痛苦对他来说也许由来已久,在继柳俊江烧炭自杀前,香港明星演员林浩霆2023年10月30号在酒店烧炭自杀,他只有35岁,在他的一封遗书里,他非常明确的表示自己饱受“情绪病”的折磨,还在遗书的最后叮嘱大家,在需要求助的时候记得一定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一定要让身边的人知道自己的困难。 我们无法想象他们经历了多么大的一个心理磨难,多么大的一个心理压力,经历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的煎熬,才会在最后选择杀掉自己。而在2023年7月5号李玟也因抑郁症而去世,而了解李玟的人都知道她是一个非常善良又很博爱的人,可是就是这样的人在经受了情绪的折磨之后,最后选择了离开人世。斯人已去,空留遗憾在世间。 不知道从何时起,抑郁症已经成为危害全民健康的首要杀手,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抑郁症成了死亡的刽子手。我相信只有真正得过抑郁症的人,或者是曾经抑郁过的人,或者是看到身边有亲戚朋友抑郁的人,才能真正了解抑郁症内心的真实感受。其实抑郁症并不是我们日常听到的,你想的太多了,你太闲了,你没事干,你太小心眼了,你太计较了等等……抑郁症是我们的情绪真的生病了,病到你无法自立,病到你无法照顾好自己的生活,病到你无法照顾好身边人的感受,你的世界是灰色的,是黑色的,是黑洞,是焦虑,是恐惧,是自责,是无尽的痛苦,是无助……我想说抑郁症的人群和群体都是一群善良的人,他们不舍得向外攻击他人,他们选择了自我攻击的方式来活在黑暗的世界里。所以请不要对抑郁症的人说,我觉得你没事,我觉得你想太多了,我觉得你无事呻吟,可能你不知道你的每一句你以为的指责方式,都会把他们再一次推入黑暗的深渊中,也许是死亡中,所以请温柔的对待身边患有抑郁症的人群,告诉他们抑郁症不是一个人的事,是全民都在攻克的事,抑郁是可以被治愈的,不是无药可治的。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