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问答已经去了别的星球
相关回答
李有军
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因为从小缺爱的孩子,长大后会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低价值感:就是觉得自己是不重要,不值得被爱也不够好,缺乏自信,觉得自己没有价值,在与人相处时,容易讨好别人。 第二、过分独立:指不愿意或不敢依赖他人。他们不想让别人感觉到自己需要对方,并拼尽全力的不去依赖别人,即使自己要付出巨大代价。 第三、空虚感:是一种时有时无的、无法满足的缺失感。由于从小缺爱的孩子缺失了其他人都有的东西,尽而使得他们对有些人、有些事无法理解,有种与世隔绝的感觉。 第四、自我隐藏:他们会有意识的隐藏自己的情绪,不希望自己被别人觉察到。他们习惯压抑自己的情绪,看起来很懂事、很听话,但却一直活在"假面"中,最终有可能成为一个虚伪和冷漠的人。 第五、自我厌恶:他们不喜欢自己,总喜欢否定自己,甚至觉得自己没有理由活着,有种不配活着的感觉,有时还责怪自己为什么不快乐或为什么快乐,总之就是觉得自己怎么样都不对劲。 第六、严己宽人:他们对自己毫无同情心,对他人却满怀同情和热情。他们非常容易原谅别人的弱点缺陷,但对待自己时,却往往是吹毛求疵的完美主义者。他们会因自己的某个弱点而生气,却很容易容忍别人有同样的缺点。 第七、述情障碍:指的是一个人的情感有缺陷,他们无法辨认自己的情绪,也无法辨认其他人的情感。从小缺爱的人,在生活中没有意愿也没有能力容忍,甚至感受任何情绪、情感。他们有易怒倾向,会很容易毫无理由地对其他人发火,尽而使得人际关系很差,会,自己觉得很孤独。 第八、爱无能:TA们没有爱的能力,因为TA们不敢去爱,也不愿去爱,并且不相信爱。 其实,“谁都想生在好人家,可无法选择父母。发给你什么样的牌,你就尽量打好就好。"小时候的你,或许没有得到足够的爱,但这并不是你不够好,只是你不够幸运而已。

张凤琴
多少孩子抑郁,家长却毫不知情 据调查研究表明,我国目前约有20%的儿童出现抑郁症状,其中4%为需要接受临床治疗的重症抑郁! 而这组数字还在快速上升。 对于青少年而言,抑郁症已成为自杀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虽然儿童抑郁症最有可能发生在青少年中期,但它可以从任何年龄开始。 你的孩子可能没有语言来理解或解释抑郁,如果你看到这些症状,请及时和孩子沟通,必要的时候需要心理医生的介入。 1. 反抗父母 处处跟父母对着干,无端对父母发火,辱骂父母,一点小事不顺心就容易发火,较严重的表现为夜不归宿,打砸物品,厌食甚至逃学。 孩子处于非常无助或没有自体感状态下,暴怒往往是一个人心理结构比较不稳定的表现。 这时呈现出来的暴怒,是一个小婴儿没有得到满足时的暴怒。 2. 自我封闭 放学和周末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出门,不和同学交往,生活中没有朋友,有时候饭也不吃,父母敲门嫌父母烦,回家几乎不跟父母交流,父母问话几乎不回应,有时候昏睡一整天。 3. 长期的消极情绪 经常表现出负面情绪和自卑情绪,表达对生活的失望,厌恶自我。 比如,说自己一无是处,对中考和高中表现出极大地自卑心理,不时向父母抱怨自身的缺陷,埋怨父母,说一些消极厌世的话。 4. 成绩突然下降 孩子原本成绩优异,却最近一段时间突然大幅度下滑,对学习也提不起兴趣,原因并不是学习本身出了问题,而是孩子心理有了较大问题,家长需重视。 5. 身体暗示 孩子身体上出现不适,头晕、胸闷、恶心、四肢乏力,体重下降、嗜睡或者失眠,这些症状如果去医院检查不出什么疾病,就不是身体疾病,而是心理疾病导致,最有可能的就是抑郁症。 家长要重视,出现这种情况,不少父母认为是孩子体质差,该好好锻炼一下,这大错特错! 6. 迟钝的表情 孩子的眼睛没有神采,面部表情较少,肢体动作也很少。 7. 自残倾向 为了一点小事大发雷霆,摔东西,自残,这就不是孩子性格脾气的问题了,家长要注意,孩子一旦出现自残行为,首先做的不是要责备孩子,要耐下心来,问清楚原因。 家长要明白,孩子要是出现了严重的自残倾向,心理上一定出了问题,很多抑郁症患者最开始就是出现自残行为,最后走上了自杀的不归路。 当然,100个人可能会有100种不同的症状,每一个抑郁症背后的根本精神动力可能是非常不同的,落实到每个个体可能是非常不一样的。 但不管是哪一种,家长们要对它引起足够的关注,从而在孩子情绪异常的初期就给予及时的帮助。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