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问答已经去了别的星球
相关回答
李有军
由于一些人小时候生活在父母的指责声中,长大后就沿袭了家庭中的“指责型”人格特点,对外界的人和事广泛加以指责,显得挑剔严苛、富于言语攻击性。这样的行为模式使得他们往往在人群中较为孤独,群体归属感较差,同时他们内心渴望爱,却不知如何寻求爱。究其根本,是他们受到了“指责型”家庭氛围所带来的人格层面的深刻影响。在这种氛围中成长的人,往往性格压抑敏感,容易自我怀疑与自我否定,有着深深的自卑,常高度地自我负面关注。一方面,他们容易对身边的人挑剔、苛求、指责;另一方面,他们也不能很好地接纳自己,内心总觉得自己不对、不好、不够尽力。 常见的指责形式有两种:一种是非理性的“责任归因”及“事后追责”,这种做法会带给他人或自己带来极强的挫败感和自责感,对人际关系和个体自尊感的破坏性是极强的。另一种是不公平旳对比:拿指责对象的缺点与别人的优点作比较,抬高别人,贬低指责对象,这种做法不仅会挫伤我们的自信,还容易把当事人引入一种莫名的嫉妒情绪中,破坏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关系。 由此可见,喜欢指责别人的人会经常认为别人有问题,而且认为一切问题的来源都是别人、什么都是别人的错,这样他们就会通过责备他人的方式达到满足自身虚荣的目的。他们经常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就是潜意识聚焦他人缺点:选择性的看不见别人的优点,只看得见别人的缺点。他们总是在批评与指责他人中度日,并无缘无故地放大缺点,仿佛被遮蔽了双眼,完全看不见身边人的优点。 第二个特点就是有弥漫性倾向:不止看见一个人的缺点,还能看见所有人的缺点。换句话说,拥有指责型人格的人,总是喜欢挑所有人的毛病,看谁都不顺眼。 第三个特点就是继承性:经研究发现,指责型人格并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孩子通过后天学习父母的行为而来的。这类人的父母有很大的概率是指责型人格,所以他们从小就被父母打压、指责,相应地,他们长大后也开始指责别人,包括他们另一半和孩子。 第四个特点就是家族性:如在一个家庭中,姥姥是指责型人格,妈妈也是,那么很有可能舅舅也是。 第五个特点就是无意识性:他们总认为自己是完全正确的,很难意识到自身的问题,所以争吵成为夫妻间的家常便饭。

李艳红
你认识了一位异性,他们相识的时间不长可能不到一个月,但是很突然地他们就在一起了。你不太知道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关系进展这么快。对方觉得被你的优点所吸引,说了很多关于你有多棒、多好、多吸引TA的话,TA 说人生不能没有你,而你们两个人几乎无话不说。你觉得能遇到如此了解自己的人,感受彼此的相知相惜,真的感动、很美好。你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给了他,两个人充满了激情与甜蜜。 除了谈恋爱的时间,你的生活还有很多其他事情需要投入,无论是朋友或工作、事业,都需要你去经营与维持。你还有家人需要照顾和陪伴,你不得不花点时间在ta以外的人或事物上,你期待得到ta的理解,也认为这些事情不会对你们深厚的关系有太多影响。但很奇怪地,一开始,ta可能只是在你出门时,不停地打电话来确定查勤,言语中有很多的试探跟猜测。渐渐地,你的一言一行开冶被放大检视。你永远有可以被怀疑不忠的地方,怎么解释也没用。若你怕ta不高兴而隐瞒、少说一点,被发现了就是无止境的冲突,甚至口出恶言、动手伤害彼此,直到有人以撞墙下跪、自我伤害等激烈方式妥协与道歉。不知不觉中,关系变得愈来愈有压力··.... 你想做些改变,毕竟经历过不只一段感情,你开始反思自已是否哪里做错了,希望试着调整自己去满足对方。但是对方的要求愈来愈多,两个人需求的反差愈来愈大,冲突不停发生渐渐地,当你被怀疑、被要求时,只能选择忍耐,感受到层层束缚,喘不过气来,除非你完全满足对方。 你思考着两个人为什么那么容易争吵,你尝试理解对方想着ta容易没有安全感,才会把事情想得很负面、很糟,你试图保证自己的忠诚与善意,也一再解释事情跟ta想的不一样,希望能安抚对方。但,效果似乎只能维持几天,只要发生一点小事,就又退回原处。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