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许多人对情绪可能有一个误解: 情绪是一种不好的东西,我

彭充
许多人对情绪可能有一个误解: 情绪是一种不好的东西,我要用理性去思考,最好是不要有情绪。 这其实是不对的。 因为,情绪的本质是大脑的一种应激反应。 也就是说,你之所以会产生某种情绪,实质上是因为: ① 大脑发现你此刻正在面临某种威胁; ② 大脑通过自身的「数据库」做出判断:你产生这样的情绪,有助于你应对这个威胁。 举个例子:愤怒,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有某些重要的事情超出了你的掌控,而你不希望它超出掌控; 与此同时,你可能有比较强的「自我特权意识」,希望一切事物如你所想地去运转,将不如你所想的情况视为威胁…… 所以,情绪是一件坏事吗? 并不是,因为它的存在就相当于告诉你: 你存在某种弱点和缺陷,而现在发生的事情,正好命中了你的弱点,你需要去正视它。 你唯一需要警惕和克服的,就是「盲目地按照情绪的指示去行动」。 还是那句话:情绪负责提供警告和建议,但决策权一定是在你自己手上的。 那么,当你产生情绪时,更好的做法是什么呢? ① 对情绪作出回应: 我知道了,谢谢你告诉我。 ② 让理性参与讨论: 现在我们面临这样的情境,你认为我们应当怎么做? ③ 作出冷静的决策: 把情绪的提议作为选择1,把理性的提议作为选择2,综合两者,作出自己的判断。 ④ 调整大脑的模式: 大脑会记录你经历的每一件事、每一个行动,因此你的行为,就是在告诉情绪「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境时,你可以控制一下你的输出功率」。 许多朋友可能会有一个困扰: 觉得「我很容易产生负面情绪」,所以「我是一个很不理性的人」,乃至于对自己感到沮丧、失望,觉得自己很失败。 我想告诉你:不是的。 容易产生情绪,容易对外界的刺激起反应,意味着你的预警系统和应急系统非常强。 这是一件好事,而不是坏事。 容易产生情绪并不可怕,关键是不要让情绪单方面地主导自己的行为。 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让理性参与进来,通过让理性和情绪保持平衡,来控制自己的决策和行动。 这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是我给自己设定的一个目标,一起加油。

1温暖
0回答
天天
温暖了
相关回答
赵莎莎
孔夫子特别喜欢那个学生叫颜回,孔夫子讲到颜回时他就说,贤哉回也。说颜回这人真好,为什么呢?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也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说颜回真好,拿那个小破叶子卷点饭吃,拿个破瓢舀水喝。然后居陋巷,住在贫民窟里边。人也不堪其忧,所有的人见到他都担心说这孩子怎么过呀?但是回也不改其乐,颜回照样很开心。孔夫子讲自己说,我呢,饭疏食饮水。我吃点这个糙米饭,然后喝点水,没关系。曲肱而枕之,把胳膊这么枕起来当枕头躺在那。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他说这不亦乐乎吗,这样不是也挺好的吗?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 后来宋明理学家就研究说,孔颜之乐到底是什么?孔子跟颜回这俩人到底乐什么呢?俩人都穷成那样,孔子想当个官老当不上,颜回都快饿死了,两个人为什么还都这么高兴?高兴什么呢?这成为一个千古的命题。当然我不能说我找到这个命题的答案了,但是我个人的看法是,我认为孔子和颜回本身就具备超强的幸福的能力。他们具备着超强的对幸福的感知力,所以他们才能够保持幸福的状态,在任何情况之下都依然能保持幸福的状态。 你比如说,孔子最惨叫绝粮于陈蔡,在陈蔡这个地方没饭吃了。叫从者病,莫能兴。跟他一块去的都饿得起不来了。这时候子路愠见,子路很生气呀,过来。子路是一个脾气很直的人,冲过来讲,君子亦有穷乎?说君子也能穷成这样吗?孔夫子这时候讲,孔夫子很淡定,弹琴,接着弹琴。然后孔夫子放下琴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多棒啊,什么叫君子固穷?君子就算是穷,我也能够依然固守我该有的操守。小人穷斯滥矣,小人一旦穷了就无所不用其极了。所以穷与通,不管是发达还是很惨,对于孔子来讲,都改变不了他内心当中淡定从容的那种来自内在的喜悦的状态。这就是幸福的能力。

郭朋雅
青少年的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一般有以下4个原因。 1.为了摆脱心理病理性症状带来的痛苦 记得一个患了抑郁症的女孩,一开始家人并没有把她的问题当一回事,觉得她只是想太多,太脆弱,一直拖延着没有去求助。 日积月累的抑郁情绪让她很难受,直到她用刀划破自己的手,家人才对重视了起来。在后来的咨询中,她说了一句话: “那时全身都好难受,但又不知道具体哪里难受,那些伤口的痛才能让我感到有确切难受的点。” 这句话也道出了很多患抑郁症、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的孩子之所以伤害自己的原因。当心理痛苦数倍于身体痛苦,无法释放,无法缓解时,身体的痛苦会替代心理的痛苦,就感觉不到那么痛了。 2. 为了惩罚自己,是调节自我情绪一种方式 咨询中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孩子出现自伤行为,爸妈带孩子来咨询。 当问及夫妻关系的时候,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我们的事不重要,没问题,只要孩子好就行了。” 但在和孩子的咨询中发现,这对夫妻的关系很不融洽,孩子在家里很多次都隔门听到爸妈在争吵。每当听到父母吵架,他就会非常自责,觉得都是因为自己不够好,爸妈才会总是吵架,妈妈才会总是哭。 这类孩子把本该是父母的问题,包揽到自己身上。他们把愤怒指向了自己,用自伤的方式来惩罚自己,缓解内心的混乱 、恐惧和内疚感。 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情绪调节办法,自伤也是他们用来调节情绪的一种简单粗暴的方式。 3.为了吸引他人的关注,对人际关系进行一种控制 还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个14岁的孩子因为反复自伤到医院诊断,医生诊断为轻度抑郁症后,开了药以减轻他的自伤行为。这个孩子知道以后马上冲出诊室,和父母谈条件,要求他们必须满足自己的要求,否则他就不会吃药,还会继续拿刀片切自己。 当孩子知道自伤可以换来家人的关注、满足自己要求的时候,他就可能以此和他人谈条件,让父母妥协。 一旦这种行为总是获得预期的结果,那么自伤行为就会被反复强化,持续保留下来。 4. 受到同伴和网络的误导 同伴关系对青少年的认知、情绪、人格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同伴之间容易互相影响,相互模仿。 有些孩子受网络文化,以及一些不良的同伴影响,会觉得自残是一件很酷,特别有胆的事情。他们往往会在事后拍照片发到社交平台上,向同伴展示自己鲜血淋淋的伤口,这样的展示会让他们获得一种心理满足。 除以上4个因素,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也可能和学习压力、童年期虐待、母亲的情感批评有关。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