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问答已经去了别的星球
相关回答
郑庆艳
孩子的作业到底该怎么管? 一、两个极端:一是作业是孩子的事,就不要管;二是我们要如何细致的去帮助孩子。这两个极端,我们都曾经听到过成功的案例:完全不管孩子,孩子变得自觉;管的很彻底的,扭转了孩子的学习动力,学习成绩有所上升。但是我们也见过,甚至是更多的这两种极端的失败的案例。 我们现在的家长基本上不是不管孩子,而是管的太多。 管的很彻底的,孩子在小学阶段可能会是一个人见人夸的孩子,因为90%的这阶段的孩子在遇到压力面前都会选择顺从,但是到了初中,高中,这种孩子,他没有真正形成能力,没有自我安排的统筹能力,最后孩子的表现越来越差,而这个时候家长却没有办法。 二、不走极端,在两点之间把握一个度,这个度的原则就是在你现在的基础上最低限度的介入。 有一条边界线,线的这边是管的多了,线的那边是管的少了。怎样找到这条边界线?这条边界线就是孩子能力的边界,换句话说就是,孩子能自我管理的,我们就不管;孩子练习一下,能学会自我管理的,我们也给他空间,逐渐放手;孩子无法自我管理的部分,我们来管。 我们最大的盲区就是觉得孩子啥都不会,所以我啥都该管。这条线是客观的,它是不断变化的,对于每个孩子而言,这个最低限度都是不同的,甚至同一个孩子,在不同的年龄和状态当中也是不同的。 三、对孩子管理介入次数统计 每天做一个统计,晚上睡觉之前,把你当天的管理行为作一个记录,比如:1、孩子回家,你提醒他开始写作业,记录下来。2、孩子作业走神了,你提醒他,这也算一次。3、孩子写作业过程中,你进去送个水果,其实是想看看他写的怎么样?记录下来。4、你看孩子作业,说这道题做的不对,也算一次。5、各种催促讲道理,也算一次。…… 介入次数,加上时长,你会吃惊的发现,从孩子放学回家到睡觉,就做作业这个事上你至少也介入了3到50次。如果再加上家长的情绪和心态,你用非常焦躁、非常不满的态度管理孩子,这就等于你在这个事上还得翻倍。 四、如何做到最低限度的管理频率? 最低限度的管理频率,对于不同的孩子,同一个孩子在不同的时段都是不一样的,给大家一个中等范围的管理水平,就是从孩子放学到睡觉,各种管理行为都算上不超过十次,最理想的状态是控制在三次以内。我们根据自己平时的情况,对自己每天的记录,一天进步一点点。 控制自己的介入次数,首先得找到自己现实的管理边界,就是你得学会观察, 你管住自己的嘴不说,然后去观察孩子。比如说孩子写作业的坐姿特别不好,我观察了他一会儿,他这坐姿好了,这说明什么?说明他有这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孩子拥有哪些自我能力,就是你观察出来的。 首先、降低我们的管理频率,这样你才能看到哪些事情,你不管他也能做好,即使你没有你管的时候做得那么好,但是他的能力已经达到了。这就要靠自己的记录,进行小幅度的尝试,去掉哪一些,保留哪一些。 然后、当不得不去管理某个行为的时候,先给自己定个目标,我介入多少次?在进入之前,我留给孩子自己调整的时间是多少?当时间过去了,准备启动第二次管理的时候,可以非常严肃的告诉孩子的停下这个事儿,然后选择应该要做的事。你管的越少,你说的话就越是可丁可卯。 在整个过程中,我们不要被孩子的情绪影响,我们就不会有负面情绪影响到孩子。 最低限度的介入,对于孩子,对于父母来说,真的可以让这个家庭变得母慈子孝,前提是如果你真的愿意去这么做。 可以把每次介入时你说的话录下来,然后听一听做记录,从孩子放学到睡觉,听一听你都说了多少句话,花了多少时间,有了这么一个账本之后,你对孩子的管理频率就一定会下降。

王丽华
今天的课题是 “痛苦” : 痛苦是什么、从哪里来、要告诉你什么,以及你能从中学到什么。   许多人每天都在承受痛苦或疾病,那可能只是我们人生的一小部分,也可能占去一大部分。今天,你要利用镜子练习来打开一道新的门,去爱你的身体,并疗愈你的痛苦。   没有人想要痛苦,但如果你有,你能从中学到什么?痛苦从哪里来?它试图告诉你什么?既然痛苦可能是身体或心理不适的显化,那么,身体和心智显然都很容易受其影响。   我最近正好目睹一个绝佳的例子。当时我看着两个小女孩在公园里玩,第一个女孩开玩笑地举起手,正要往她朋友的手臂拍下去。她的手都还没碰到对方,另一个女孩就大喊:“ 噢!” 第一个女孩看着她的朋友,问道:“ 你在喊什么?我都还没碰到你耶。” 她的朋友回答:“ 喔,因为我知道一定会痛啊。”   身体就像人生中的其他事物,是反映出我们内在想法与信念的镜子。它一直在对我们说话,只要我们愿意花时间聆听。我相信是我们创造了自己身体的所有痛苦和疾病,身体里的每个细胞都在回应我们想的每个念头、说的每一句话。   身体总是渴望达到最健康的状态,无论我们做了什么。然而,如果用不健康的食物和不健康的想法来虐待身体,那么,我们对自己的不舒服也难辞其咎。   痛苦会以许多形式出现:疼痛、擦伤、踢到脚趾、瘀血、充血、睡不好、反胃想吐,或是某种疾病。它试图告诉我们某件事。痛苦是身体在举红色的旗子,好引起我们的注意——最后一搏,要让我们知道自己的人生有某个部分出了问题。   感觉到痛苦时,我们怎么做?我们通常会跑去翻药箱,或是去药店买药来吃。而这么做的时候,我们就是在对身体说:“ 给我闭嘴!我不想听见你的声音。” 你的身体会安静一阵子,但接着又会继续低语——这次会比之前稍微大声一点。想象一下,你正在和朋友说一件重要的事,但他根本没有听,会怎么样?你会再说一次,而且音量可能会大一点。如果他还是没在听,你可能会变得激动,然后破口大骂;或者,在觉得受伤、觉得不被爱的情况下,你会闭上嘴巴,就此沉默。   有时,人其实是自己想要生病。在我们这个社会中,痛苦和疾病是一种逃避责任或不愉快状况的正当方法,如果学不会说 “不”,也许就得制造出一种病来为自己说 “不”。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