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指望孩子自觉是最无力的教育。 世上没有生来就自觉的孩子,

蒋营宜
指望孩子自觉是最无力的教育。 世上没有生来就自觉的孩子,偷懒贪玩、喊苦喊累是孩子的天性。 如果明知孩子这样不对,为人父母却舍不得管,又如何能指望孩子成才呢? 有专家表明,孩子至少要到十五六岁,才真正具备自觉性。 孩子自觉性的建立,更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 指望孩子自觉,是对孩子人生的不负责。 从来没有天生自觉的孩子,只有给予孩子持续默默关注的家长。

2温暖
0回答
Olivia
温暖了
相关回答
郭朋雅
以下3种,就是我们常用的方式: 我变优秀了,ta就会爱我了 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到处都不如别人,逼自己努力上进、苛责、嫌弃自己,害怕被别人嫌弃。 我无条件付出,ta就会爱我了 不认为我值得被爱,用付出换取爱,陷入“拼命付出→失望抱怨→关系破裂”的怪圈。 我拼命爱ta,ta就会爱我了 不自觉得讨好他人、降低自己,只有满足了ta的需求,才能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才能感觉自己是被爱着的。 ta可能是父母、伴侣、朋友、孩子、同事等的任何人,唯独不是自己。 但是,这样真的能换来想要的爱吗? 并不会。 不断取悦别人,向他人证明自己,为别人而活,你所有的付出和成果都只是交换和消耗,这种价值感很脆弱,一旦你收到不符合期待的反馈,或者出现比你“看上去更好”的人,你的自信心就一击即破。 而想要维持这种现状,只会让自己更疲惫,被苛责、否定、攻击自己的声音充斥,感受不到他人的重视和关心,陷入困境,无能为力。 这些错误认知、不自信、怪圈,最终都来自一个核心的点:你不够爱自己。 但爱自己究竟是什么,很多人以为对自己好点、买好东西犒劳自己,吃好穿好……就是爱自己了。 从心理学看来,这些都并非“真爱”。 爱自己,包含了我们潜意识深处的3个核心自我信念: 1. 无条件的自我接纳,不自我苛责,淡定从容; 2. 足够高的自我价值感,不自我攻击,自信有主见; 3. 发自内心的配得感,进入任何关系都不惶恐焦虑,安全感强…… 这些都建立在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的基础上,当我们看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破除潜意识深处的负向信念,建立积极的自我信念,我们才能做到爱自己。 难怪杨绛先生曾在100岁生日时感叹:“世界终归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拥有这样的觉察力,并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这需要对人性有丰富的洞察,对生命有足够的尊重,以及深厚的心理学沉淀、丰富的人生阅历。 这样的人,内心富足,活得自在,婚姻甜蜜、关系舒适、孩子幸福。

谢芳媛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