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这几年,关于孩子抑郁、跳楼、诱导“自杀”的新闻也有点多。

华燕
这几年,关于孩子抑郁、跳楼、诱导“自杀”的新闻也有点多。很多家长不解:我们小时候也挨打、挨骂,为什么没有心理问题?现在的孩子也太难养了!那么问题来了,以前的孩子真的没有心理问题吗? 答案是否定的。以前的孩子,被打骂是家常便饭,是普遍现象,而且,物质的普遍匮乏,使以前的孩子的需求重点还停留在马斯洛心理需求的最低层次——生理需求:吃饱穿暖。再者,以前的家庭,兄弟姐妹比较多,父母又忙于生计,根本没多少精力照顾孩子,更别提关注其心理问题了。并且那个时候还没有这种概念或意识。对于孩子的一些极端或异常行为,统一归结为“不听话”“想不开”。另外那个时候信息不发达,人们的生活圈子有限,对外面的人和事知之甚少。 以前的孩子即便有点心理问题,也会在与伙伴的尽情玩耍和在做农活的过程中得到舒缓与释放。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衣食无忧。一家两代五六个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孩子稍有风吹草动,全家草木皆兵,这无形中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的心理负担与窒息感。况且,信息化的普及拓宽了孩子获取知识的渠道,开发了孩子的心智。他们更看重自我个性、价值是否被认同与尊重。与以前的孩子相比,他们的需求点已上升至马斯洛心理需求的中高级层次——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需求。可悲的是,父母及长辈爱孩子的方式,还停留在满足其物质需求和照顾其生活起居上。 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说:“如果我们用过去的方式教育现在的孩子,就是在剥夺他们的未来。” 所以,当家长的思维跟不上孩子成长的脚步时,他们会有不被理解的孤独,也会有无法实现自我价值的无奈。 其实,孩子需要的爱很简单,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请你看到我,听到我。 李玫瑾教授说过:“会玩的小孩往往更优秀,学习成绩更好。”可现实生活中,多少孩子的一天,不是在学校上课,就是在家里小课桌前的方寸之地刷题,几乎没有放松的时间。这种常年无休的高压学习状态,有几个孩子能够乐在其中? 孩子们的童年,需要玩耍、运动,需要蓬勃的生命力。只有生命力越旺盛的孩子,内心才越阳光。孩子有很多消遣的方式,遇到再大的事,也不会轻易被击垮。 每个孩子的花期不同,接纳孩子的不完美,以欣赏的心态鼓励孩子前行,才是父母毕生的修行。 无论何种情况,孩子都不会停止爱父母,但他们会停止爱自己,甚至伤害自己。一个好的家长,应把重心由教育孩子转移到自我提升上来。

1温暖
0回答
武李利
温暖了
相关回答
唐建刚
测评卷,“对照现在你的状态,如果你对三分之一的问题做出了肯定的回答,那么你的精力正在被原生家庭消耗 。 一、童年时期你与父母的关系: 1.父母说过你很糟糕或者一无是处之类的话吗?他们骂过你吗?总是训斥你吗? 2.父母体罚过你吗?他们用皮带、刷子或是别的什么东西打过你吗? 3.父母曾酗酒或吸毒吗?你对此感到过迷惘、不安、恐惧、伤心或羞愧吗? 4.父母曾因情感问题或身心疾病而情绪严重低迷,或者对你不闻不问吗? 5.你曾经因为父母出现状况而反过来照顾他们吗? 6.父母曾对你做过什么不可告人的事吗?你是否曾遭受过性骚扰(不论是何种形式)? 7.你是否曾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对父母心怀畏惧? 8.你是否不敢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愤怒? 二、成年后你的生活: 1.你觉得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具有伤害性或者毁灭性吗? 2.你相信如果你与别人过于亲密,他们就会伤害你,或者抛弃你,或者伤害你之后再抛弃你吗? 3.你觉得人们会用最糟糕的方式对待你吗?生活中也总是遇上倒霉事吗? 4.你觉得弄清自己的身份、感受和愿望很难吗? 5.你是否担心人们了解了真实的你后就不再喜欢你了? 6.取得成功时你是否会焦虑,害怕有人揭发你是个骗子? 7.你会无缘无故地感到愤怒或伤心吗? 8.你是个完美主义者吗? 9.你觉得放松下来尽情玩乐很难吗? 10.你是否觉得有时自己明明是出于好意,行事却与你的父母如出一辙? 三、成年后你与父母的关系: 1.父母还把你当成孩子对待吗? 2.你人生中的重大决定大多需要先征得父母的首肯吗? 3.与父母在一起,或者仅仅想到将与父母一起共度时光,你就会有强烈的情绪反应或身体反应吗? 4.与父母的意见不同会让你害怕吗? 5.父母会用威胁或令你内疚的手段来操控你吗? 6.父母会用金钱控制你吗? 7.你觉得自己要为父母的情绪负责吗?如果他们不高兴,你会觉得是自己的错吗?你觉得哄他们开心是你的职责吗? 8.你是否觉得无论自己做什么,总是对父母有所亏? 9.你是否觉得总有一天你的父母会变好? 注意:不要试图疗愈你现在的父母。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