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在一段关系中,“互相理解、互相体谅”出现的频率很高但很少

李春娣
在一段关系中,“互相理解、互相体谅”出现的频率很高但很少有人去思考,这话出现时的语境,以及其背后隐藏的感受,所以,“互相理解”这个词出现的频率越高,就说明你们的关系濒临破裂,或很不满意。 譬如随语境不同,可能代表以下含义:第一、失望与愤怒。当一个人对你说“咱们能不能互相理解一下”的时候,你会明显觉察到他的失望,他的潜意识说“你并没站在我的角度,对此我很失望”。同时又好像说“你咋就不能多考虑一下我的感受呢!”这带有明显的抱怨、愤怒。 第二,无奈的妥协。“互相理解”有时候代表妥协与自我安慰。也许潜意识在说“我不该那样对他”,接下来会有点愧疚。也许潜意识在说“别和他计较,他就那样的人”,接下来就更失望。就不再争吵,你妥协了,是很无奈的妥协,因为你并不想妥协。 第三,索取理解。每句互相理解都在传递:“求你照顾一下我的感受吧”,这是可悲的索取,好像没了他的认可就无法生存,索取理解就是想通过认可来证明自己是对的。这样的索取往往出现在“付出型人格”上,本质而言,付出代表控制,即“我用付出来掌控关系”。

0温暖
0回答
相关回答
王义丽
宇宙观会决定我们的价值观,从而决定我们的人生观。越早思考这类问题,生命的意义越大。 认知智慧: 从获取信息的效率来论,在高处的C一分钟得到的信息,或概念或知识,A需要花3小时,B需要花2小时。从学习领悟来论,在高处的C比陷入过程中的A、B更具洞察力和领悟能力。高效的领悟能力也叫顿悟能力,也就是说站得越高,立足点越高,视野越开阔,就看得越远,越容易顿悟。 从探求未知的思维来论,在地面行动中的人得到的信息都是支离破碎的,因障碍物而看不到全局,在过程中的认知,最容易产生自以为是的判断,在高处的C则更具全局观、整体观、系统观。 从生命品质来论,由于单位时间里得到的信息更多,人生感悟与阅历也会越多,在同样长的生命时间内在高处的C更具生命的品质,换句话说,更具生命的意义。对生命的意义和真实更容易引发深度思考,或直接与佛道修炼法结缘,直接向生命本源回归,无量福报。 从时间维度来论,在高处的C能前瞻到A、B未来的认知结果,从易经来说就是预测性,从时空学上就是超越时空,从宇宙学上说就是洞见了世界的真实真相。万事万物所谓的真实真相均是因事物发生的前因后果形成的,均是基于时间维度的不可逆性得到的感知,万事万物产生的前因后果实际就是我们通常的原理概念,真实真相的原理就是我们世道最常谓的真理。 从生命寿命来论,摄取同样的信息量,C用心较A、B要少,心越平静安定,其震动频率单位时间消耗的空间就更少,生命节律就慢,同等空间存在寿命就会更长。所以,一个人立足点越高,视野越开阔,心胸越大,除了心性越明了开智,越快乐。 从当代学术研究领域来论,B有点像现代科学各类专业研究的路子,钻到被研究对象的内部去了,有专业深度,但容易缺乏整体观、全局观,一路上得到的学术成果多是局部真实,起用均是有条件的,佛学称之为断见。A有点像现代哲学研究的路子,虽对科学研究的整个物理世界有个整体观,但总体是基于唯物的。A的行动离不开大地,对应的学术观点多基于唯物论,善辩证于二元的物质与意识、唯物与唯心,所认知的意识与唯心均是二元中的方向。另外,还喜欢依赖眼见为实探求宇宙的边界。 C是从整体、全局观照的人,犹如佛学智慧和禅定,统一了物质与意识、唯物与唯心、虚与实,统一了观测者与被观测者,统一了时间和空间,二元归于一元,并超越一元,向真实本源的空性回归。随着观照的立足点越来越高,思维越趋于一元,与越来越进入深度禅定境界是一致的

武李利
生活中看不见的「阻力」,会让我们难以达到自己预期。 甚至,当意识不到这些「阻力」时,我们还会误以为是自己无能,才做不好事情。 比如我的来访者小秋,是个非常情绪化的人,很容易因为一点小事就控制不住地暴怒。 她来到咨询室,希望能改掉自己的坏脾气。 但让她苦恼的是,明明自己每次都会尽力克制,但到最后情绪还是会爆发出来,伤害到别人。 这导致她对自己感到非常失望: “为什么别人都可以克制住,我就做不到?!” “我这个人真没救了,活该没人想跟我待一起。” 然而在谈话中,我慢慢了解到,小秋之所以容易情绪化,是因为她有一对控制欲非常强的父母。 即使小秋已是成年人,父母依然会像管束小学生一样,对她的工作、穿衣服,甚至作息都有极其严格的要求。 小秋对此非常难受,但她又不敢反抗,所以便会把这股压抑的情绪,在其他关系中爆发出来。 可以说,父母苛刻的教育方式,就是一个巨大的「阻力」。 这使得小秋在管理情绪上,需要克服的困难比别人更多。 当然,讨论这些并不是要小秋埋怨家庭,而是提醒她要理解自己: 正因为自己面对的「阻力」更大,所以在成长的道路上,更需要慢一点、耐心一点,而不是总催促自己马上改变。 我们都需要明白一个朴实的真相: 当身处逆流的「阻力」中,原地踏步,甚至是后退,都是非常正常的。 有时候,可能是目标太多,可能是自身太疲惫,或是身边环境的局限……这都会给我们的成长带来「阻力」。 如果没能及时察觉到,就容易导致两个结果: 1、事情做不好; 2、总觉得自己不够好。 觉察到「阻力」,并不是给自己找借口,而是换一种思维看待事情—— 遇到停滞或后退,不是去想 “我有什么问题”, 而是去思考 “我遇到了哪些困难?该如何调整?” 因为当处于「阻力」中,人是更加虚弱的。 这时更应该善待自己,避免盲目用力,才能走得更远。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