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一个备受忽视或长期受到羞辱的小孩一定会缺乏自信,一个不被

李木秀
一个备受忽视或长期受到羞辱的小孩一定会缺乏自信,一个不被允许坚持自己的孩子们也许无法在成年时面对人际冲突,大多数在小时候受过残忍对待的成年人都消耗着大量精力来压抑自己的愤怒。 感觉到被肯定、被聆听和被见证,是一个人能够探索创伤或被抛弃记忆的重要前提。 当一个人听见他们的内在状况被说出来时,他的右侧杏仁核会被激活,就好像他们的看法被强化、被确认了一样。

1温暖
0回答
郑洁
温暖了
相关回答
张瑾
许多人对心理师抱着魔术师一般的想法,认为咨询一次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事实上可能也会有这样的感觉,第一次咨询之后如释重负,其实,这种感觉很可能只是暂时的,当回到现实世界很可能又重头开始。 心理咨询很难立竿见影,因为它是一个连续、动态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仅有来访者问题的澄清、来访者的再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咨访双方关系的建立。心理咨询师给予来访者无条件的信任、爱、接纳和包容,用比较长的时间来与之建立健康的亲密关系,这个关系本身,才是来访者得到成长的最佳资源。 作为心理咨询师,我非常理解来访者急于摆脱痛苦的心情,因为如果不是实在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人们也不会想到来咨询室求助——在初入行的时候,我的督导老师一再强调:求助心理咨询师几乎是大多数来访者最后的一线希望。 那时候只觉得督导老师说这个话是希望我们能够因此愈加尊重每一位来访者,愈加关爱和接纳他们。但在日后的工作中,我越来越觉得这是句大实话:“求助心理咨询师几乎是大多数来访者最后的一线希望”。所以每当在咨询中面对新的来访者,我的内心总是不由自主地会为面前的这个人感动。感动于他(她)曾经历那一切但至今仍然顽强地好好地生活,感动于他(她)希望改变的勇气和决心,更加感动于生命本身所透出的潜能和追求幸福的强烈渴望。因为他们所正在或曾经体验的一切痛苦的情绪感受,我也曾经有过。或许我们遭遇的困境和事件完全不同,可那因此而产生的困惑、迷茫、痛苦、纠结、无力、挣扎的感受却是相似的。因为我是和他们一样的人,对未知有着人所共有的恐惧感,对生活有着人所共有的期待和渴望。然而所不同的是,我曾经正面地迎接这些感受,经历过最初的混乱、不适、困惑之后,对自我和生命有了彻底的认识,有了很多成功和喜悦的经验,逐渐让自己可以清晰地遨游于这个世界,可以自在地俯瞰这个世界,可以对自己有掌控感。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深理解成长在每个阶段的人的感觉和思维状态,这使我可以有更多耐心,可以有更多爱心,可以有更多包容和接纳。正因为此,我才说我特别理解来访者急于摆脱痛苦的心情。

王胜
前不久,国家颁布了《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堪称史上最严格的游戏禁令,然而真的就能帮到孩子们吗? 现实中存在很多的悖论,最常见的现象是,随着5G数字化的高歌猛进,我们的生活发生诸多变化,工作,生活,学习,社交,娱乐诸多方面已经离不开手机,学生面临同样的境遇,这本身就给监管带来了难度。 生活中,有很多家长的注意力也集中在手机上,使得家庭的氛围,缺少感情的交流,孩子感到缺少关心呵护,自然会将一部分注意力转移到了手机的娱乐上,成为日后的伏笔。这样的孩子,往往在人际交往能力上会有欠缺,也更容易沉迷在游戏中。另外,虽然时代有了飞跃的发展,有些家长的思维还停留在唯学习论的束缚之下,当下的业态淘汰更迭率很高,对复杂的应对力越来越高,也意味着要更好的关注孩子好奇敏锐度的培养,而不是只关注单一的学习成绩,使得孩子缺失了获得成长动力。还有,没有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缺少挫折教育,无法帮助孩子形成愈挫愈勇的动力,这些都会成为,孩子在遇到挫折无法面对时而逃避到游戏当中的动力。游戏是本就是孩子们社交的一部分,随着时代的进化,游戏的形式也演化到了现在以手机游戏为主的状态,而未成年人的自控能力也确实比较缺乏,所以要求家长要保持清醒的意识,帮助孩子形成适度的自控力,所以一方面要既要有足够的耐心,也要有足够的毅力以身作则,尊重孩子,共同完成避免沉迷游戏的努力。 从综合的统计资料来看,对抗孤独,焦虑,回避挫折是重要的诱因,如果能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的氛围,可以有效的预防沉迷手机游戏。 当然,如果发现孩子长时间的玩手机游戏,家长首先要稳定住自己的情绪,先耐心的观察,挑选适当的机会,与孩子交流进行了解,最好不要情绪化的表现,给沟通带来阻碍。如果发现是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最好向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求助,寻得最佳的解决策略。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