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每个人都是特别的,尊贵的。 每个叶子都有自己独特的结构,

张亚平
每个人都是特别的,尊贵的。 每个叶子都有自己独特的结构,最近看到最多的场景就是秋风萧瑟,落叶归根!秋风潇洒的吹过,吹到我的脸上,吹动我的发丝,吹得我眼睛睁不开,一次满地灰尘扬起,我在努力挣扎中,停下来,睁眼看看周围满地落叶,随风飘散在各个角落。面对这一切,你觉得它们是有价值的还是无价值的呢?你说有,就有,你说没有价值,就没有价值。 所以你还常常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吗?想一想寻一寻你是依靠什么来判断自己的价值的呢?

0温暖
0回答
#
相关回答
史冬英
经常有人感慨,自己的父母总是很扫兴,都不想和他们一起干什么了。那么什么是不扫兴呢? 首先,扫兴的“兴”是指兴致,也就是想要做某件事情的热情和期待。因此,所谓不扫兴,其实就是能够支持或者认同你的这个兴致,而不是泼你凉水,比如你说去看红叶,他说“红叶有啥好看的”,这就很扫兴了。 其次,如果认同,就必须是发自内心的认同,否则就会让人产生更加挫败的感觉。这通常是因为以下的三种情况: 1、牺牲感,即他的认同是以牺牲自己来成全你为代价的。比如你和朋友一起出去旅游,去了以后朋友却说,“要不是为了和你出来玩,我就不用请假了,唉,这个月的全勤奖没戏了!” 2、优越感,即他会让你感觉她好像在向下兼容你。比如你们去听演唱会,他却说,“你真是没见过啥世面,这都什么呀?一点都不好!那时候我去听***的演唱会,……” 3、价值交换,即他的认同是需要回报的。比如他陪你去逛街,然后告诉你,“我都陪你逛这么久了,你得请我吃顿好的吧?” 一旦发生了这些类似的事,我们的感觉就会是“我还不如不去……” 所以,做一个不扫兴的人,你需要有强烈的好奇心,真心愿意和人去做/分享什么,而且不论结果如何,都能找到积极的意义,能够为对方提供情绪价值,这并不容易。 当然你也不必要求自己总是要捧场,真的不想去,就别勉强。直接拒绝虽然扫兴,但总比去了又表现出那些牺牲感、优越感和价值交换来得好,那样只会让你做了事还不落好,真正划不来。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