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要恋爱,因为人需要亲密关系带来的安全感。
安全感能带来幸福感满足感踏实感,也是人一生的追求。
而爱情关系的原型是母婴关系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孩子在与“母亲”(或主要养育者)的相处模式上,会影响他长大后与恋人的相处模式…
有一位来访者他和母亲 索取关爱 的方式,就是在。得不到时 去哭去闹,这时母亲就会立刻满足他,这样恶性循环的满足方式,致使他知道,只要我用这种负面的情绪表达、破坏关系的方式沟通,就可以立刻得到我想要的,所以慢慢的他的这种模式已经没话到自己的行为里。他自己却没有察觉。
而当他长大恋爱后,每次他的恋人有一丁点白领他不满意的地方,不顺着他,不包容他,不满足他的需求与情绪时,他立刻就会呈现出:情绪化。甚至直接说出分手来要挟。
起初对方包容忍让几次,但久了,对方也觉得受伤和累了,最后导致了彼此真的分手。他很想找到挽回的方法。
其实他是在用这种方式索取爱,求关注,求满足。但是每当自己用这种破坏性的方式去沟通,都会立即得到满足时,他就会习惯性的使用。并且在他的认知体系里,对于爱的认识,已经歪曲。他认为,只有对方不停的满足自己,不停的包容自己,才能证明对方是爱自己的。因为当年,他也是那样去试探和证明爸爸妈妈对他的爱。这种模式,已经深入到他的身心,他自己却没有发现。
在这里,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觉察,发现自己的恋爱模式是什么样子的,这个模式是否是健康的有益于感情发展的。如果自己已经知道自己的很多行为模式有问题,那就要及时止损了。
很多人说,道理都懂,但依旧做不到。脾气来的时候控制不住。
那可能真的需要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来促发自己真正的身体和心灵整合式的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