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不轻易写评价,但真的忍不住了。首先呢,在倾诉电话初期,我连完整的讲述都无法实现,不断被打断,且不断被上课。倾诉不是心理学理论课啊!在我表达完之后,是有完整说话的机会了,但对方开始和稀泥。心理学并不是用条条框框的理论堆砌,只是心的交流。如果咨询师在来访者表达不同的观点后,依然沉浸在自己的自恋当中,认为权威性被挑战,那我只会认为这是一个纯新手。沟通的最后,给我留的那句话,你现在也是老师,希望你有一天不要成为你奶奶那样的人。我只是感受到隐晦的攻击性,甚至有种无能狂怒。很好笑的是,我表达出一些心理学名词时,对方很激动的要给我做拓展。我真的是大问号了。我在沟通前,已经明确表示,我不是心理学小白,我只是掌握的不成体系。综上,只是感受到一个新手咨询师自我价值感爆棚,想要发光发热。特意去查了所谓的意象学派的咨询风格,似乎也并不是我体验的那样。所谓的个体中心,应该是来访者为中心。我一直坚信,不管是哪个流派的咨询师,都需要对来访者共情。不全是发泄情绪,更是感慨咨询环境如此鱼龙混杂。孰是孰非自己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