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性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BPD)是一种复杂且严重的精神心理障碍,
它处于神经症和精神病之间的“边缘”状态,具有多方面不稳定的特点,会严重影响个体的情感、行为、自我认知及人际关系等。
主要特征
不稳定的人际关系: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常从极度亲密迅速转变为极度厌恶,对他人的看法易极端化,非黑即白。
自我认知不稳定:对自己的身份、价值观和目标缺乏清晰稳定的认知,可能在不同情境中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性格特点。
情绪波动大:情绪容易强烈且快速变化,可能因小事引发极度愤怒、焦虑或抑郁等情绪,且难以调节。
冲动行为:常出现冲动行为,如暴饮暴食、滥用药物、鲁莽驾驶、自伤等,缺乏对行为后果的考虑。
慢性空虚感:长期感到内心空虚,缺乏充实感和满足感,常通过寻求刺激或建立不稳定关系来填补。
害怕被抛弃:对被他人抛弃有强烈恐惧,会采取极端行为避免,如过度依赖或控制他人。
形成成因
遗传因素:研究表明,遗传基因在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发病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患者亲属中患同类疾病的概率相对较高。
童年经历:如童年时遭受过身体或性虐待、情感忽视、父母离异等创伤,可能会影响个体心理发展,增加患病风险。
大脑神经生物学因素:大脑神经递质失衡、大脑结构和功能异常,可能与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发生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