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人生会经历三次成长:第一次是发现自己不是世界中心的时候;
赵莎莎
人生会经历三次成长:第一次是发现自己不是世界中心的时候;第二次是发现即使再怎么努力,有些事终究无能为力的时候;第三次是明知有些事可能无能为力,但依旧会尽力争取的时候。
2温暖
0回答
尤四海
温暖了
#
个人成长
相关回答
谢芳媛
九岁时我有个好伙伴——灰灰,她是一只鹅。她在我心里住了三十二年,大部分时间她在沉睡,时不时偶尔她又会跳出来“嘎嘎嘎嘎”几声。现在,我决定放她走……
赵莎莎
问:有些人只相信自己,认为自己通过在心理类书籍寻求答案就可以解决问题,比起心理专家来,他们宁愿选择心理类书籍,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答:任何东西的本质都可能是中性的,意思是任何东西都可能无所谓好坏,但是每个人都可以对其有不同的用法,心理类书籍也是如此,有些人读心理类书籍真的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如可以从中获取了解自己和他人的知识,还可以获得某种程度的人格力量等等。不过也有一些人将心理类书籍作为一种冠冕堂皇的自我封闭的工具,他们以为自己在通过阅读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其实却在吸收书中自己想吸收的那部分内容,滤掉了书中不想吸收的那部分。反正书是死的,他们怎么做都没人可以干预,从这个角度来说,对这些人心理类书籍是陷害他们的毒药,我们可以在身边看见不少这样的人,书越读越多,人变得越来越偏执,越来越远离人群。 从任何意义上来说,心理医生都是不可取代的,就像你可以用手摸摸脸上有脏东西,但是你的家中不能没有一面镜子一样,心理医生就是这样,一面镜子可以照见你的手摸不着的心灵上的一切。 问:有些人看了心理类书籍后就像掌握了真理,满口头头是道,但行为与观念相反相去甚远,这又是什么原因? 答:那是因为他们用所谓的真理构建了自己与他人情感交流的屏障,同时构建了给自己情感保持接触的屏障,当观点从口里说出来的时候,情感却从另一个隐蔽的侧面支配着他的行为,这样就显得观点和行为相去甚远。 问:有一种说法说看多了心理类书籍会越陷越深,因为想的太深,太细,反而会有更多的毛病,你怎么看这种说法? 答:还是要看具体的人,我不认为想的细,想的深有什么不好,而且真正细想,深思之后恰好可以使人少想,因为好多事情已经被通透的想过了,不必再想了,所以深思细想之后,人可以获得真正的心灵的自由,很多人的很多毛病恰恰是因为思考的太少,看书是获得他人思考成果的一条捷径,是一件有益处的事情,当然前提是你怎么利用这些成果。
赵晓忠
一位来访者叙述,每当她看到婆婆,就忍不住想起她坐月子时,婆婆对待她的种种行为,就此,她会把这种愤怒发泄在孩子、老公的身上。 长此下来,老公就背着她回婆婆家,还经常带孩子回去,而她发现之后更加愤怒,在家中咆哮,甚至于演变到离婚的地步。 一个女人一辈子有几次坐月子呢?生孩子等同于女人鬼门关里走一遭,而就是在她虚弱无力的时候,没有能够接收到来自亲人的关怀和理解,并由此她产生愤怒和憎恨。 所以,在生活的每次遭遇她都会将这种曾经的痛苦和脆弱涌上心头。 与此同时,她的这种感情期待在老公的身上也没有得到安慰和理解。因此越发的让她对这个家庭感到失望,特别是丈夫带着孩子独自回婆家,矛盾急剧升级,让她更加失去了家庭的温暖。 在一个家庭中,沟通很重要,彼此的理解和尊重,包容和体谅尤为重要。
王玲
不管世界对你怎样, 你都应该一如既往地 自信、勇敢、温柔且坚定, 没人可以把你变的更好,时间和经历都是陪衬, 支撑你变得越来越好的是你自己。
马松强
真正的接纳状态,是能量流动的状态,是你和孩子都彼此感受舒服的状态。 真正的接纳,接纳什么接纳的本质是将个人价值和行为表现进行分离,不因孩子行为的表现不好而将孩子视为一个不好的人,无价值之人。所以真正的接纳,就是接纳这个生命体的存在,这个生命体因存在而有价值。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接纳孩子,是要去接纳孩子这个人,这个物质生命体。
冯二玲
注意不要把注意力、精力都放到爱人,或孩子身上,因为如果婚姻关系或家庭关系中没有自己,那么对方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都会在你这里被放大,或者说你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此时你并不是一个独立的自己。 学着将精力、注意力转移到自己的身上,觉察一下自己的想法,是自己的,或是自己内心有什么样的需求,与别人无关。 也可以更深探索一下自己这些需求或想法背后的原因,找一找内心深处的自己,有独立的自己,才更有自己的立场。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