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没有人会做对自己百害而无一利的事 每一个行为表达背后 都
徐恒
没有人会做对自己百害而无一利的事 每一个行为表达背后 都藏着需要被满足的动机情绪需求 动机和情绪总没有错只是能不能被觉察 不同的起念可能会收获不同效果 我们的所言所行都是从自己出发的 就无需控制强加要求他人配合
0温暖
1回答
#
个人成长
评论
咨询师
张杰
8个月前
圣多纳释放法讲到需求和动机有几大类:想要控制,想要认同,想要爱。这个概括挺了不起!
相关回答
徐青
与同事发生冲突确实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情, 不过别担心,还是有办法可以解决的。首先,要保持冷静,避免在情绪激动的时候做出过激的行为或说出伤人的话。然后,可以试着以下几个步骤来处理: 避免当场争论:先暂停一下,给双方一些时间冷静下来。 找个合适的时间和地点沟通:确保没有干扰,能够心平气和地交流。 倾听对方观点:不要打断,认真理解对方的立场。 表达自己的感受:用“我”语言,而不是指责对方。 寻求共同点:看看是否有共同的目标或利益,从这里入手。 提出解决方案:一起讨论如何解决问题。 保持尊重和礼貌:即使有不同意见,也不要恶语相向。 如果无法自行解决,可以寻求上级帮助:让更有经验的人来协调。 你是和同事发生冲突了吗? 可以和我说说具体情况,我们一起想想办法。
史冬英
爱自己,可以说是流行到烂大街的一个词了,好像每个人的心理问题都可以用这个终极杀手锏来解决。 但现实是,很多人在做了爱自己的行为后,比如从不舍得给自己花钱的人狠心买下了心仪已久的名牌包包,从来不敢放松的人坚决地请假或辞职跑出去游山玩水……然而结果是他们并没有感觉更好,反而更纠结了。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你的信念并没有改变。 比如你虽然买了包包,但你内心并没有认同你可以这样做,于是你就好自责,觉得你乱花钱,浪费,甚至想到好不容易攒的钱一下没了,还很心疼。 再比如你虽然出去玩了,但内心可能很愧疚,甚至感到羞耻,你想到的是你没有资格不奋斗。 可想而知,这样的内心冲突下,你并不能好好爱自己,有时候这种感觉还不如曾经不爱自己的时候,至少之前你已经习惯了压迫自己。 所以信念很重要,你坚持什么信念,就会配合产生什么行为,如果你不改变信念,那么改变的行为就会让你感受到巨大的矛盾。 回到爱自己的这件事上,或许你在做这些爱自己的行为前,首先需要做的反而是在心里允许自己,体谅自己,这也是为什么接纳是爱自己的最高境界的原因。
王栋
所谓门槛,过去了便是门,过不去就成了槛。
于群
心里容易不平衡,与社会阅历浅有着一定的关系,当你历经千帆,拥有一定的社会阅历,你会遇见更加成熟的自己。
张银银
23年,在和一个个来访工作受挫,忽然间意识到,这些来访好着急呀,第一次来,就想要一个明确的有结果的方案,2次没拿到自己想要的,孩子没什么变化,就放弃了咨询。我一度怀疑自己能力是不是太差,好在那段时间来访不多,学习一直在保持,能时不时在生活的间隙,反刍一些咨询的片段,这帮助我稍微稳定了下来,不是我能力太差。我又想到了那位咨询师的话,“你太着急解决问题了”。嗯,我深有体会了,确实是太着急解决来访的问题,咨询用力过猛,加上来访也着急,我又一次代入了来访的角色没及时抽身,认同了来访的某些困境,反而没帮到来访。2年前的问题,2年后心里才有一些感觉,不知道什么可以改善,只能不断刻意提醒自己,稳住稳住。真实情况是,稳不住,相比几年前,确实是有进步,但还不能够满足自己当下的工作。 于是,23年最后一个季度,我上了薛伟、邹政老师的团体课,因为想要找一个悬挂点,让自己能够在咨询师的位置上待得更稳一些。第一期,持续3个月,每周一次。一次团体中,老师打断了絮絮叨叨的我,说,只是等靠要,哪里能得到你想要的呢?别人也和我说过这样的话,尤其是在第二份工作的那几年,领导不断地说,不过他是带着贬低和否定。而我在老师的话里听到的是慈悲,那一刻是想哭的,这句话也反复萦绕在我脑海。让我不断地去看、去回忆一些事情,确实,我对他人有很深的依赖,希望别人能主动来满足我的需求,一旦没有得到,我会伤心、无助、愤怒。 另一次团体中,又被老师打断。在反馈阶段,老师说就我目前的状态,送快递都不行。当时内心特别愤怒,我一直以为自己可以算是资深心理咨询师了,结果你告诉我我送快递都不行(不是行业歧视,只是能力的比较),那我这十多年付出的时间、精力和金钱算是什么呢?因团体设置,当时无法辩驳。第二天,心里忽然就感觉到了踏实,好像内心的一些虚妄和狂妄被打散了,能稍微面对自己真实的位置了。在中心举办的家长沙龙中,我的心态放平了很多,能耐心听完对方的话,能从0开始做准备。 好不容易得来的东西,如果不精心守护,很容易就被消磨在日常中。现在写下这些文字,我依然能感觉到,时不时地,我还会躲进那个“资深心理咨询师”的壳子里,回避掉现实层面踏实的努力。
王欣梅
感谢今天收到的端午礼物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