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虾见到螃蟹身上有时呈现出好看的红色,很是羡慕。螃蟹告诉虾

刁燕杰
虾见到螃蟹身上有时呈现出好看的红色,很是羡慕。螃蟹告诉虾,它常常跑到陆地上晒太阳,当强烈的阳光照耀它时,身上便呈现出好看的红色。虾听后兴奋不已,一跃跳到了岸上,也学着晒起了太阳,结果却被太阳晒死了。 感悟:无需盲目模仿别人,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1温暖
0回答
尤四海
温暖了
#
相关回答
翟桦
  不管是做父母,还是做妻子做丈夫,很多时候我们都以为我们是在爱对方。我们为对方做很多事,付出很多,我们以为这就是爱,是我们对他们的爱的表达。   可事实其实是,当你对别人付出的时候,别人给予你好的反馈,在别人的积极肯定中,你感受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你从他的眼中和行为中看见了自己,从而肯定了自我。你获得了一种感受“我是值得被爱的,我是好的”,是这种感觉推动着你继续去付出,去所谓的爱。   可是当别人给的反馈不是你想要的,你就会陷入痛苦,责备自己、指责他人,瞬间感受不到爱了,因为你感受到了一个不够好的自己。本质上这是一场交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我给你你想要的,你给我我想要的,每一个打着爱的旗号的付出,其实早已标明了价码,你们的关系中充斥着共生和控制,就是没有爱。 你不会爱别人,因为你爱的不是别人,你爱的是那个有价值的自己,那个足够好的自己,同样的别人也不会爱你,因为别人也希望从你身上看到那个足够有价值,足够好的自己,别人爱的也只是他们自己,你爱的不是别人,别人爱的也不是你。   这是一直以来人们的一个误区,误以为只能通过别人才能感觉到那个有价值和足够好的自己。可是如果你爱的自始至终都是你自己,为什么要祈求别人的给予呢?   因为,我们都忘记了,我们自己本身就是爱,外面没有爱,因为爱始终与我们同在。不执着于故事的演绎,我们就会看见那个本自具足的自己。自己都品尝不到自己的甜美,靠近你的人也只会感觉到苦涩,我们需要好好去爱的,从来都不是别人,一直都是自己,那个时候我们才能爱满自溢,能有机会去真正的爱别人。

尚志勤
郭红玲
研究表明:思维和身体的相遇处产生情绪,思维在人身上的直接结果是情绪。 当大脑自动化开启思考时,思维就很难再被大脑控制住,比如,一件事很生气,然后大脑就开始不断自动放映过往那些相似的画面,越想越气越不满,还安慰自己,你看,都是他的错,跟你一点关系都没有呢。 思维如果按固有“路径”,反复带动情绪,特别是让我们产生负面情绪,你会对那个人越来越讨厌,忽视自己的问题,直到你思维停下来,事后冷静下来,或许会幡然醒悟,我当时怎么能那样想呀,现在看我也是有问题的。 为什么大多数思维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呢?这就要追溯到情绪的基础形态。 情绪最原始的状态,是从原始人的生存危机开始的,出于一种自我保护而生出对恐惧的逃避和对安全的依赖,就是我们常说的趋利避害。而后所有丰富的情绪,都在这基础的情绪上延展出来,但都逃不开这2个本质。 先说负面的情绪,也就是由恐惧而来给人带来痛苦的情绪,思维的本能会想去消灭它,或者逃避它,就是暂时掩盖这样的负面情绪,但越是努力越痛苦,越陷越深,为什么呢? 联系ABC理论,事件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只有我们对事务的看法,也就是思维过程导致我们对某事产生痛苦情绪,所以负面情绪本身的罪魁祸首就是思维导致的。 纵火犯的警察头目努力寻找纵火犯,自己找自己的茬儿,恰好是本能不允许的呀,所以思维想消灭负面情绪,其实就是自己消灭自己,它永远做不到,表面上做到的只是思维给我们营造的假象罢了。 情绪本身是思维的结果,陷入情绪的大脑元认知被关闭了,很难察觉自己的情绪,这时候思维本能认同自己的情绪。 思维是因,情绪是果,思维不可能推翻情绪,也就是我们说的很容易思维认同、思维也很容易认同情绪,相互促进,互相强化,情绪就越陷越深。 这样过程,对当下解决问题毫无益处,一旦形成思维习惯再去切断这个脑回路就很难,真是贻害无穷。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