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真正的满足并不是所有的需求都被满足,而是来自于某些体验让
程璐璐
真正的满足并不是所有的需求都被满足,而是来自于某些体验让内心感到满足
0温暖
0回答
#
个人成长
相关回答
徐小慧
今天在读书会上,一位小伙伴分享:“520很平静,没有期待就没有失望,她说女性可以自给自足,夫妻之间也是相敬如宾,配合的很好,孩子也很优秀,就是孩子不想结婚,我们两口子也不吵架,为什么孩子并没有感受到幸福呢?” 其实,这样的家庭有许多,是别人眼中的幸福之家,五好家庭,可是夫妻之间却是无话可说。这样的家庭父母都把责任压在心上,他们觉得自己应该做,而不是真正的为自己而做,这种“责任”和“应该”让彼此很累,也让孩子认为有了家庭就要负起责任,按照社会标准来说谁都没错,有责任是好事啊,可是还是缺点什么,缺什么呢?想在评论区里寻找答案?
胡星星
今天下午可以预约,欢迎私我
张瑞琴
卡尔·荣格(Carl Jung):“你不走自己的路,你永远不会寻找到自己。”
和钰蓉
看到段话,深受触动: “据我观察,一个人状态好,心理健康,往往是受过的挫折和他的心理容量比较适配。 我认识不少优秀的朋友,其实被保护得很好,在求索进步的过程中,没遇到过什么奸邪之人,身边也环绕着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所以信念保存得很完好一气呵成做了很多事情,出了很多成 绩。 身边那些被老天“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人,熬出头来的是极少数。遇到糟糕的公司、导师、父母,每一步都要费老大劲去克服,消化、重建,只有具备超常能量的人可以做到在经历这些之后,仍然坚定地要建造自己的大厦。 大部分人早就千疮百孔,在某次信念倒塌的时刻,就此埋在了废墟里。” 这就好比,一个孩子,当他有足够的爱与安全感,他会集中精力向外求索、不断成长,发挥最大潜能、激发好奇心与想象力。 倘若一个孩子处处碰壁、遇到阻碍,他就会消耗他所有的能量去反抗、去缓解、去克服自己遇到的困难,这样他怎么会有能量去学习探索呢? 你希望孩子朝哪个方向发展,你就应该为他在这条路上创造更多的愉快体验。没有人喜欢以苦为伴,“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是在限制一个生命去创造美好的体验。
周庆红
近几年来,随着网络社区的蓬勃发展,对原生家庭之伤的愤怒情绪获得了一种全新的表达形式——在网络论坛上集体吐槽父母。发帖吐槽自己父母的网友常常自称“小白菜”,比喻自己在童年遭受到了父母的不公正待遇。 这些网络集体吐槽的帖子中最让我震惊又欣慰的是,看到几乎每一篇控诉童年遭遇的原文下面都有数个评论说“这也发生在我的身上”。我震惊于这些骇人听闻的原生家庭之伤居然是这样的普遍,又欣慰于“小白菜”终于找到了一个共同的地方可以倾诉遭遇。 然而,由于网络论坛并非由专业人士组织,网友吐槽中夹带的愤怒常常没有被合理地引导和疏解,导致了近些年来网络集体吐槽原生家庭的行为开始向偏激化和盲目化的方向发展。
冯二玲
第568天 每个人都只能看见自己想看见的世界,每个人看见的世界也只是自己内心的投影。 你想要的真相,不过是合乎你口味的真相。 你看到的,只是业力允许你看到的。 人一旦看清自己 ,恐怕没有勇气再去评价任何人了。 ———宗萨钦哲仁波切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