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并不就是年岁活得最长的人,而是对生活

刘云清
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并不就是年岁活得最长的人,而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

0温暖
0回答
#
相关回答
葛莹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未表达的情绪永远不会消亡,他们只是被活埋,并且将来会以更加丑陋的形式涌现出来。” 生活中,你是否太过在意别人的看法,而压抑自己的情绪。 但你不知道,太过在乎别人,是对自己的情绪暴力。压抑自己只会委屈到内伤,生气、不安、焦虑等负面情绪,成为吞噬自己的怪兽。 生而为人,我们的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都是正常的,就像天气一样,有时晴天、有时雨天,不是说雨天就不好,晴天就好,都是正常的天气。我们要做的,就是发现所有情绪的背后的意义,从心理学角度理解,每个负面情绪都是我们未满足的需求。 “情绪无法表达,人的攻击性就只能向内,一旦开始自我攻击,就会产生很多的问题。 可能会产生疲惫、厌倦、死气沉沉,还可能会引发抑郁、焦虑等心理层面的问题,最严重的就是自杀。 除此之外,长期情绪压抑还会引发一系列的身体疾病。像我们常见的乳腺癌,高血压等,都跟无法处理、安放好自己的情绪有关。 所以,出现任何一种心理问题,或者是身体问题,都或多或少能找到一些压抑情绪的因素在里面。 情绪的本质,是我们面对一件事情或者一个人所给出的反应,个体不同,反应模式也不同。 我们的任何情绪,包括伤心、委屈、绝望、无助等,本质上来说都是一种攻击,对于这种攻击,发泄抱负是一种表现形式,升华转化也是另外一种表现形式。只有懂得自己的各种情绪,才能不受它控制。

李萍
一、情绪痛苦和精神困扰: 1、自尊心低、敏感脆弱: 语言暴力最常见的,就是通过各种手段贬低受害者,久而久之这会让受害者也习惯于自我贬低,使其自尊水平变低,陷入自我怀疑,甚至产生悲观情绪,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 2、容易患上抑郁症,甚至会产生自杀想法: 长期被“语言暴力”会产生应激反应,譬如一听到加害者的声音就会恐惧、烦躁等。 而美国心理学家约翰·雅顿在《大脑整理术》一书中指出,由于长期的应激反应,大脑会分泌应激激素皮质醇来应对紧张情绪。海马体中的皮质醇过多或持续时间过长,海马体受体自身就会关闭,紧接着萎缩,持续的前额叶过度活跃,可能让人患上焦虑症和抑郁症等精神疾病。 二、延续伤害: 长期遭受语言暴力的人,可能会不自觉用同样的语言暴力对待自己身边的其他人,甚至会将其发展成肢体上的暴力。 三、真实的疼痛感: 在一项社交排斥实验中发现,人受到情感上的伤害时大脑所激活的区域,和人感到疼痛时大脑所激活的区域是同一处。当人们受到语言暴力的时候,也会真实地感受到疼痛。 03 我们能做些什么? 马歇尔·卢森堡提出了一种能使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的沟通模式——非暴力沟通。非暴力沟通让我们不再条件反射式的反应,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地使用语言。我们既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又尊重与倾听他人。 他在《非暴力沟通》一书中,讲述了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 1、观察 区分观察和评论。我们要做的仅仅是观察事实,而不是主观的评论。 评价:TA一点都不在乎我。 观察:TA刚刚做决定时,没有询问我的意见。 2、感受 区分感受与想法,如实陈述自己的感受。 想法:TA不爱我了。 感受:TA没有询问我,让我觉得有些沮丧。 3、需要 非暴力沟通强调,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导致了我们的感受。书中指出“可以用‘我(感到)……因为我……’句式来认识感受与自身的关系”。 不了解需要:都怪他没有问我,让我很沮丧。 了解需要:TA没有询问我的意见,我感到沮丧,因为我希望和他共同做这个决定。 4、请求 要用具体的语言去提出请求而非要求,请求是指对方做这件事是出于真心,而非被胁迫、恐惧、妥协等。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