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我们讨论童年的伤害,并不是在讨伐原生家庭,更不是归罪于父

黄芳
我们讨论童年的伤害,并不是在讨伐原生家庭,更不是归罪于父母,而是在认清自己过去的同时,让自己过好现在的生活。 当然,不去指责父母并不代表父母对自己的负面影响不存在,也不必强迫自己一定原谅伤害自己的父母,而是要直面家庭的真相,让自己有力量去拥抱内在小孩,学会用爱去滋养ta重新长大。 同时,我们还要意识到,消除父母对自己造成的负面影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最终我们内心的力量将得以解放,我们隐藏多年的自我也会得到解放,我们将找回自己本应成为的那个富有爱心、独一无二的人。 更重要的是,我们理解了什么是爱。

0温暖
0回答
#
相关回答
冯敏
因为他们的婚姻里,有激情,承诺与亲密,就是爱情三角理论里完美的爱。因为他们的爱情,婚姻里没有转嫁人生不易的背负感,歉疚感;因为他们的爱情里,有对方有自己,亲热的时候希望一生年少,拥抱的时候希望瞬间变老。 他的人生努力的方向是把生活活地有滋有味,不会给对方情感的负担。这在伴侣关系里很重要,很多伴侣越来越讨厌对方,觉得不幸福,就是因为在爱情或婚姻里关系里牺牲感,觉得为了对方,牺牲了自我,牺牲了梦想。 人本主义强调,人只有活出自我,才会真的感觉到幸福。而当我们在意识里把伴侣认为是活出自我的阻碍,自我幸福的阻碍,那么对方一定会成为发泄你对人生无力感攻击性的替罪羊。 日常相处中,总是感觉看着对方就很烦,总想对对方生气,看对方什么都不顺眼。 大多恋人,夫妻关系,无意识地在做着这样的事,觉得为了对方,为了生存或生活,自己承担了责任,也牺牲了自己。 表面上是因为生活的柴米油盐,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实质上之前在恋爱里的快乐满足的是自己对快乐,对人生圆满的追求,当得到后,却突然觉得是个骗局,拥有了对方但不会觉得真的圆满了,另一个人无法填补自己的全部需要,钱,权,安全感,被爱感 最后一句话很适合彼此再看见亲密关系里的状态……如果你感觉内心孤独,身边有人也孤独着。

周春丽
心理学家指出:“过于挑剔,操心太多,其实是一种心理缺陷,这类人通常追求完美,性格敏感急躁,总是纠结过去,担忧未来。他们不允许身边出现不顺从自己意愿、与自己 价值观相冲突的人和事。” 这类人并非与他人过不去,而是与自己的标准过不去。 他们以自己的标准衡量一切,导致内心冲突不断,积压大量负面情绪和消极想法。 这使他们活得特别累,焦虑和抑郁的风险也相应增加。 长时间过度操心对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也让周围的人感到困扰。 这类人内心缺乏安全感,常常杞人忧天、患得患失。 他们努力想要掌控一切,以此找到存在感,非常在意别人的评价,却很少真正为自己而活。 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关爱,却往往忽视了身边人的感受。 遇事怀疑他人并责备通常是一种简单粗暴的方法,试图证明自己是对的,让某人为某事负责任,甚至将自己视为受害者。 然而,有时候这样做并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 当你太敏感的时候,你可能会觉得其他人都在针对你,这可能是因为自尊心不足,导致你觉得你必须不断防守并承认自己的倾向。 不要沉溺于自我怀疑和自我保护,而是要集中精力于喜欢自己的那些部分。 一旦你对自己有了健康的认知,你就能摆脱对他人评价的依赖。 也许你是出于对现实的实际看法而持悲观态度,但有时候放松一下,寻找快乐也是很重要的。 特别是在面对问题时,要关注解决方案而不是问题本身,这样你就不会沉溺于糟糕的事情中。 人生在世,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无事一身轻。 以下这 4 件事,你完全没有必要管: 一、已发生的事,过去的事情已成定局。 过度操心只会增加痛苦和烦恼,珍惜当下才是人生真谛。 二、未来的事,只要做好规划,脚踏实地努力,成功自然会到来。 三、无法改变的事,有些事情超出了我们的控制范围,如天气的变化、他人的生死离别等。 与其纠结,不如接受并尽力而为。 四、他人的是非,不要过多参与他人的纷争,未知全貌,不予置评。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把心思放在自己身上,去爱自己。 人生短暂,我们不应该把时间浪费在与人斤斤计较上,也不应对自己过于苛求。 尽力而为,顺其自然,问心无愧才是人生的真谛。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