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为什么你觉得“爱”不需要学习?(爱的艺术读后感) 1.爱

冯红艳
为什么你觉得“爱”不需要学习?(爱的艺术读后感) 1.爱和被爱弄不清 不会爱别人,以为被爱就是爱,本质是自私。 2.把爱当成一个对象,而不是自己是否有爱的能力。 我爱你是爱,可怎么爱?如何爱,不懂。 3.把热恋阶段当成永恒 不懂经营爱,不知道建设爱,只会索取爱。 即使白雪公主如果不学习如何爱她的王子也会失恋。(男女同样如此) 我碰到一个小姑娘,在和男友发生矛盾不会解决的时候一路学习、成长,找过来人学经验。这样的姑娘在学习爱,即使路途不易,却踏踏实实的把自己经营好了。如果有一天这段恋情没有结果,她也可以开启一段美好的新恋情。她的爱情不会差。 爱是一门艺术,需要学习呦!

0温暖
0回答
相关回答
罗永丽
每个人的成长经历和原生家庭都不同,因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殊的心理按钮,同样的事情可能会引发一些人的巨大反应,而对另外一些人却没有任何影响。如果我们寄希望于别人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触碰自己的心理按钮,那么我们就会感到深深的无奈和绝望,因为我们无法控制他人的言行,也不能强求别人不做某事。所以有效的方法就是对自己的情绪负责,深入觉察和疗愈自己的创伤。 如何让自己的心理按钮失灵呢?以一个妈妈试图说服儿子,但是发生了争执为例。 首先,从那个触发我们心理按钮的场景中抽离,不让过去的情绪破坏我们当下的事情和现在的关系 其次,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和自己呆一会,做几个深呼吸,给自己一些时间,让自己平静下来。 然后,闭上眼睛,回顾刚才发生的一切,观察自己的情绪反应,问自己以下问题: 1. 这是一份怎样的情绪? -----急躁,焦虑 2. 我曾经在什么时候也有过类似的强烈感受? ------小时候很想做一件事情,可是妈妈始终不同意,试图说服他,可是妈妈根本不听 3. 那个感受背后的念头和想法是什么? ----- 妈妈为什么不同意我,不理睬我 4. 为什么现在这个场景会激发我同样的强烈的情绪? ---- 因为这让我担心自己说服不了儿子,怀疑自己的说服能力。感到自己被忽视 5. 他们之间的共同点是什么?不同点又是什么? ----- 共同点是:都是我在尽力的说服别人相信和接受我的观点 ----- 不同的是:现在我是妈妈的身份,我要说服的人是我的儿子。教育孩子需要妈妈的引导,不能急躁 6. 现在我长大了,更加成熟了,也有足够的能力处理小时候处理不了的困境,那么是否还需要用旧有的方式,继续保留这份情绪呢? ----- 我明白了,我把被妈妈忽视的情绪投射到了儿子身上,那是过去的情绪 7. 现在的我能够做些什么滋养到自己的心灵? ----- 我已经长大了,我的说服能力提高了,我有能够力改变别人不重视我的想法的情景 这样我们就能找回我们内在的动力,开始对自己的情绪负责,不断更新与成长

白艳
心理咨询一定要看到一个长期的未来的一个结果,而不是即刻的,心理治疗不会提供一个即刻的治疗结果,这个是我们国家很多人对心理咨询的误区。 在谈心理咨询之前,首先要理清,心理咨询是一个建立关系的过程,绝非一个完全正确的标准答案。 我们需要和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建立关系,一起去探索我们的内心世界,循序渐进。在这个过程中,你也许会领略到很多你曾经忽视的内心风景,也会注意到那些曾经的创伤,在和咨询师一起探寻自我的同时,你会发现你越来越了解自己了,也许困扰你很久的心结,也在某一天悄然打开…… 这是一种奇妙、深入的体验,当一个生命和另一个生命深度共情,前所未有的耐心倾听和理解,如同光一般摄入来访者的内心,改变就由此发生了。 由于心理咨询的体验非常个人话,所以咨询的咨次数是因人而异的,需要针对每个人的实际情况,而具体衡量。 目前,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有十几个主要的流派包括精神分析、心理动力、人本主义、认知行为、存在主义、阿德勒疗法、艺术疗法、格式塔完形疗法,等等。 每一种流派对咨询长短时间定义不同、推进方式也不一样。例如传统的精神分析流派可以每周做三到五次咨询,可以连续做数年或者数十年;而认知行为疗法则相对偏短成。(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来访者的情况,通常做20次左右,持续6-8周,长则需要2-3年。 决定心理咨询次数的因素,还有我们个人的情况以及面对的问题,如果我们偏向解决暂时性且急迫的问题,比如工作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可以考虑短长咨询;如果偏向探讨比较深刻的议题,比如原生家庭、童年创伤、应急事件导致的抑郁等等就可能需要做长程咨询。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