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问答已经去了别的星球
相关回答
郭朋雅
我在咨询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来访者在我眼中,有能力,有想法,行动力强....... 但他们看自己却是:不成事,不够好。 即使我把他们的成绩反馈给他们,他们也会归结为:运气好,有人帮忙之类的外部因素。 似乎,他们就是不敢承认自己的好。 这样的落差是怎么来的呢? 为什么有人就是看不到自己的好? 甚至,还一味打压自己? 很多人反馈希望没人夸自己,不然会觉得好尴尬,不知道怎么反应。 面对自己的成就,表现的似乎是偷来的一样。 不但没法享受成就,甚至还会有羞耻感。 为什么? 这跟一个人的夸大自体发展受损有关。 夸大自体是自体心理学中的概念,指的是一个人发自内心感觉到自己是好的、棒的、甚至是完美的。 夸大是小婴儿一开始就有的感觉,他们天然喜欢自己,欣赏自己,对自己很满意。 在成长过程中,养育者对孩子充分镜映,孩子就能发展出健康的夸大。 否则,他们的夸大自体就会受损,很难体验到“自己是好的”的感觉。 不敢承认背后,是镜映不足 什么是镜映呢? 小时候,是父母眼中赞许的光芒。 比如宝宝会走了,做了一个动作,说了一句话。 父母的眼睛会惊喜到发亮,夸张地惊呼:哇!宝宝真棒! 在父母骄傲的目光中,孩子就能感觉到,自己是厉害的,闪闪发光的。 如果父母能对孩子充分镜映,孩子就会形成基本的自信,能非常稳定地确认自己,知道自己哪儿做的好。 当他有所成就,他能清楚地明确自己的能力和成绩,能为自己鼓掌、喝彩、骄傲。也许你会问,是不是小时候被夸的多,长大就敢为自己骄傲了? 事实上,镜映并不只是夸奖,而是一种真实的赞许。 充分的镜映,是指养育者需要像镜子一样对孩子的价值、成绩和成就做出精准的反应。 它既不能是会让你变形的哈哈镜,也不能是过度美化的美颜相机。 而是,真实地看到一个人的能力和努力,并对这些予以反馈和肯定。 这样长年累月下去,一个人就能从“外部肯定”逐渐变成“自我肯定”,展示自己健康的自恋。

冯二玲
有个国王喜欢打猎,以及与宰相微服私访。宰相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一天,国王到森林打猎,一箭射倒一只花豹。国王下马检视花豹。谁想到,花豹使出最后的力气,扑向国王,将国王的小指咬掉一截。 国王叫宰相来饮酒解愁,谁知宰相却微笑着说:“大王啊,想开一点,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国王听了很愤怒,“如果寡人把你关进监狱,这也是最好的安排?”宰相微笑说:“如果是这样,我也深信这是最好的安排。”国王大怒,派人将宰相押入监狱。 一个月后,国王养好伤,独自出游。他来到一处偏远的山林,忽然从山上冲下一队土著人,把他五花大绑,带回部落! 山上的原始部落每逢月圆之日就会下山寻找祭祀满月女神的牺牲品,土著人准备将国王烧死。 正当国王绝望之时,祭司忽然大惊失色,他发现国王的小指头少了小半截,是个并不完美的祭品,收到这样的祭品满月女神会发怒,于是土著人将国王放了。 国王大喜若狂,回宫后叫人释放宰相,摆酒宴请,国王向宰相敬酒说:“你说的真是一点也不错,果然,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如果不是被花豹咬一口,今天连命都没了。” 国王忽然想到什么,问宰相:“可是你无缘无故在监狱里蹲了一个多月,这又怎么说呢?”宰相慢条斯理喝下一口酒,才说:“如果我不是在监狱里,那么陪伴您微服私巡的人一定是我,当土著人发现国王您不适合祭祀,那岂不是就轮到我了?” 国王忍不住哈哈大笑,说:“果然没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这个故事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当我们遇到不如意的事,这一切也肯定是一种最好的安排!不要懊恼,不要沮丧,更不要只看在一时。把眼光放远,把人生视野加大,不要自怨自艾,更不要怨天尤人,永远乐观、奋斗,相信天无绝人之路。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人的潜意识是十分强大的,而且是没有判断能力的,只要你输入正确的指令和程序,它就会听从和工作。 而这个故事所起到的积极正面的暗示作用,事实证明是十分强大的,很多人听完这个故事,都会发生生命的改变,而且还用之后的人生继续证明这句话。 其实,只要我们仔细回想生活中的每件事,也都可以对自己说这句话“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当你身边有人发出求救信号,比如情绪低落、大发脾气,或行为异常,那就给他讲讲这个故事,心理疏导远比一些预防举措更加有效。 所以,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感恩生命中所遭遇的一切。

金霞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