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如果一个人不喜欢的东西和人越少, 那他喜欢的、满意的自己
王欣梅
如果一个人不喜欢的东西和人越少, 那他喜欢的、满意的自己就越多。 ——《半山文集》
0温暖
0回答
相关回答
王玲
照顾好自己,风雨由天,快乐自己,保重身体,健康第一,在这个忙碌的世界里,别忘了对自己好一点,风雨再大,照顾好自己,世界才会属于你
段海霞
很喜欢的一段话: 慢热,沉默,喜欢独处。 三观正,不记仇,健忘体质, 比你想象的深情,也比你以为的冷漠。
冯红艳
隔离的是痛苦的感受。 有时候你会突然发现自己的冷漠,对什么事情都没有太多波澜,不关心,不在意,不能理解。看到别人的快乐,悲喜,也不能真的去关心。可以假意关心一下,但一个人的时候又会一副冷漠的状态。 隔离的是曾经持续的痛苦体验,如父母的情感暴力,语言暴力,身体上的暴力。成年后相关的事情都很难引发情感的表达。 隔离的也是做人的真实的情感体验,所以活着的感觉也会很淡。像一滴墨汁滴入到一缸水里,存在不存感受不到太多意义。 面对痛苦太难。 这是在咨询中,有些人你要陪伴几年才有勇气面对内心体验到的那份苦难。 活着难,活着不易,麻木的活可以不面对难,可不面对难,又像没活过。 选择本身就难。
周春华
我们无法从全部的维度去看到自己,但是我们可以尽可能的从更多的维度去看见自己,而不是仅限于某一负面情绪如此单一的维度
罗秋容
有一天你能够自给自足: 从物质到情感到精神, 你才能够与人真正的和谐亲密相处。 否则,总会或多或少带着 乞讨和交换的成分, 使自己处于劣势或不安, 心存不满和抱怨。 人的本性喜欢获得, 所以把自己建造成一个能够给予的人, 最起码是可以自给自足的人, 快不快乐是选择的结果。
樊德凤
尤其到了中学,你越是唠叨、指责、说教、甚至打骂,孩子的学习越来越差,越来越叛逆,越来越沉迷于手机。 那是因为到了中学,孩子进入青春期,他的自主意识开始增强,他越来越需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父母的催促、唠叨,会让孩子对学习失去自主感、掌控感,仿佛学习不是他自己的事,而是父母的。如果你催促、唠叨,他就努力学,这就相当于允许你的意志替代了他的意志,这是违背本能的,违背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的。如果你说教、指责、甚至打骂就能管住他,就相当于孩子纵容了你对他任意而为,他听话照做了,就相当认可了你打骂他是对的,以后他就得承受更多的指责、打骂。孩子的潜意识是不允许你再这么做的。所以他的行为上就会显现出来对你的反抗,就是学习越来越差,越来越叛逆,越来越沉迷手机等等。 其实孩子的内心也是煎熬的,他也想学习好,他也不想沉迷手机,他也害怕父母伤心甚至愤怒责备,但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做不到。因为那是来自本能的、潜意识的反抗。如果到了青春期还顺从父母的孩子,性格是有问题的,将来会变得很懦弱,没有主见。 所以建议父母们要停止唠叨、指责、说教、更不可打骂。这些对于孩子来说是外驱力,就像被一个鞭子驱赶着,很痛苦。 我们要学会去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意愿,培养孩子的自主感。 允许孩子即使没考好也不会被责罚,而是给予引导、支持、鼓励,让孩子真正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 寻找孩子生活和学习上点点滴滴的努力和进步,去夸赞、认可、鼓励孩子,这样会增加孩子的自信心与成就感。这些都是在培养孩子的内驱力。 内驱力就像一个按在孩子身体里的小马达,他会自转。 内驱力强了,孩子会自动自发的努力,想不优秀也难了。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