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一直生父母的气、想要父母有所不同的人,活在一种希望而非接

那晓旭
一直生父母的气、想要父母有所不同的人,活在一种希望而非接纳的状态中,底层潜藏的是依赖和期待。 基本上,他们视自己为受害者,既然是受害者就不用对自己的当下和未来的样子负责,停在原地抱怨好了。这种看似解脱的心境,让他们处于一种无力的状态,因此也就否定了改变的机会。他们将焦点放在自己得不到的爱上,既无法看清已经得到的爱,也无法接受已经得到的爱。 既然感受不到爱,就缺失了生命成长的动力,就无法真正的接纳自己,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总是在盲目的努力和抓取,却无法找到生命的意义。

2温暖
0回答
嘤嘤嘤
温暖了
相关回答
王谦
内向和外向是我们通俗的说法。从理论上讲,心理学家荣格根据人的心态是指向主观内部世界还是客观外在世界,把人分为两种类型:内向与外向(也称内倾与外倾)。 外向型的人,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经常对外部事物表示关心,热情、开朗、活泼、好动,情感外露,当机立断,不拘小节,独立性强,善于交际。 内向型的人,心理活动倾向于内部,一般表现为沉静、寡言、稳重,处事谨慎,深思熟虑,反应缓慢,适应环境比较困难,敏感、顾虑多,交往少。 其实,大多数人身上都兼有内向和外向的特质,不同的是表现出来的是哪一部分占主导。所谓内向者,就是说在大多数情况下体现出来的大多数是内向型的特质而已。 内向者的核心是安静。由安静也衍生出了一系列优秀的品质和特点。 比如:善于思考、计划周密、情绪稳定、待人真诚、更加独立、习惯专注、心思细腻、共情力强…… 这些品质,恰恰是外向的人所缺少和羡慕的。 世界是平衡的。外向者的火热,加上内向者的安静,正好互补形成了一个平衡。 所以,内向和外向,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我们人类历史上,很多名人其实都是内向者。林肯、爱因斯坦、巴菲特、扎克伯格、比尔盖茨、乔丹…… 他们推动了人类 前进,在历史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这就是安静的力量。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