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反向思考 反向思考,让我们从不同角度看清真相,重新拿回

冯二玲
反向思考 反向思考,让我们从不同角度看清真相,重新拿回自己的主动权,掌控自己的心情和人生! 让当事人在向外看的同时,也向内看,这样,就能看清楚真相。真相是你所抱怨的正面、反面都成立。用中国道家的思想来说,叫做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相互作用,相互转化。任何一方都可以是因,也可以是果。 事件只伤害我们一时,对事件的看法却反复伤害我们多年。事件伤害我们一次,对事件的看法回放反复伤害我们多次,我们对自己更残酷了。 反转练习: 他批评评判了我,他伤害我了。 我批评评判了我,我伤害我了。 我批评评判了他,我伤害他了。 他不应该批判我,他不应该伤害我真相: 批判不一定能伤害我,除非我认同他的批判,也认为自己没有用不好,才会伤害自己!

3温暖
0回答
冯二玲
温暖了
相关回答
张丽坤
无数父母深深相信: 孩子出现问题,与自己无关; 自己从来没有错,只有仁至义尽; 是孩子“自私”“记仇”“不懂感恩”; …… 这样,父母就成了无辜者甚至受害者,可以站在道德高地上指点江山。 因为他们永远正确,所以他们永远不需要学习,不需要改变,更不需要反思。反思意味着“向内看”,意味着自我质疑和自我剖析。 这与他们自认为权威的信念是相悖的。 但如果父母永远正确,永远完美。 那么自然而然地,孩子就要去承担那个坏的、令人失望的角色。 久而久之,孩子会变成什么样? 自我认知(自我评价、他人评价、社会评价三部分共同组成)是一个逐步形成的过程,当碰到外界,反射回来,才慢慢凝聚成“自我”的样子。 如果把来自外界的反馈比喻成镜子,那么在所有的镜子里,有一面的影响力最大。这面镜子,叫做“父母”。当我们照镜子时,发现镜子里照出的,都是: “你错了,你又错了,你总是错,你好差劲……” 这个破坏力尤其巨大。 于是,自我尚未稳定的孩子,就会慢慢地形成一个稳定的认知:“我不行。 其次,父母永远没有错,孩子就看不到“与错误相处”的榜样。 毕竟,心理学和教育学已经无数次证明了,不论父母如何苦口婆心地“言传”。 孩子学到的,永远是父母潜意识流露的“身教”,就像一些高权威父母的孩子,虽然总是被要求认错,但他学到的恰恰是“我从来没错”,于是渐渐养成不惜一切代价维护自己正确的习惯。 所以,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看似矛盾的人:他们内心深处很自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干什么都是错的;但同时,不管出现什么问题,他们又坚称自己什么都没做错,把做错的羞耻感扔给别人。 内在,反复打架冲突,弄得自己筋疲力竭; 对外,折磨他人,让亲近的人不断受伤。 这样内心挣扎、行为矛盾的人,大概率有一对永远正确的“高权威父母”。 想要消解掉这些影响,往往需要趟过数不清的坑,耗费巨量的时间和精力。 而其他人,却早已轻装前行。 而这与父母的初心早已背道而驰,谁才是该反思的那个人呢?

史冬英
我们通常喜欢把情绪分成两类——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并且当我们处于所谓的消极情绪中时,会特别想要对抗它、摆脱它,然而这么做的效果却常常不尽如人意,甚至适得其反,因此我们可能需要不同的思路去理解情绪。 第一个认知可以理解为情绪只是“宇宙闪烁”(不懂这个词的人可以去看小说《三体》)。这个世界的逻辑永远是先有人本身,然后人会做出某些行为,而这些行为又会产生某种情绪,反过来,当你出现某种情绪的时候,当然就说明你做了某些可以导致这些情绪的行为。所以努力去控制或改变情绪是无效的,因为它们只是信号,而只有你真正能够透过情绪信号理解了其背后的行为问题,并改变行为时,情绪才会自然消失。 第二个认知是存在高于一切。我们对情绪的恐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害怕自己被情绪吞没,被情绪控制,那么我们可以怎么克服这种恐惧呢?简单说就是确定自己的存在。比如当你特别紧张的时候,我们通常会建议你做深呼吸,你以为深呼吸会消除紧张吗?并不,当你关注你的呼吸时,你正在做的实际上是确认你的存在——你依然活着,这样紧张就不会凌驾于你之上,而是变成了背景。 所以总结起来就是,不论多么强烈的情绪,它们都是某种信号,因此你永远可以有选择,只要你改变引起情绪的行为,情绪就会消失,同时你可以相信,情绪永远不会成为主宰,关注你本身,你就可以带着情绪去完成你想做的事。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