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健康是身体的、心理的、家庭的、社会的一种整体的良好状态,

冯二玲
健康是身体的、心理的、家庭的、社会的一种整体的良好状态,绝不是一个治疗方法,是一个文化。 病没有治好的,病都是自己好的。即使这次瘟疫,医生都知道。在治疗过程当中心理的帮助占70%,自己的毅力占了更大的部分,心态占了很大的部分。 健康是一种积累来的,是用一点一滴生活的方式积累来的健康。疾病也是有生命的,是有思想的,就像我们人一样,它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有可能是我们需要的。也有可能这个疾病在长期以来陪伴我们过程当中也保护我们。 当我们可以认识生命,可以认识疾病的来源,当我们懂得了生命,生命的智慧。健康才有可能发生。家庭身心保健的课程内容教给大家的是学会怎么让自己不得病,同时学会让自己,即使有了问题,能够唤醒我们痊愈的本能。 学习让我们成为一个智慧的人,成为一个了解自己、知道世界、懂得生命的人。 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这个世界。

7温暖
0回答
冯二玲
温暖了
相关回答
张丽坤
一般而言,“被偏爱”是指相较于其他人,你成为了某个人的“例外”,他为你投注了更多的精力,让你感觉自己是独一无二的、被无条件关注和支持的。 成长过程中,如果没有过类似的经历,于是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偏爱”时,会产生了两层核心感受: ① 我不配:大剂量的、倾斜于她的爱,激活了她的创伤,一方面感觉自己不配拥有,一方面又认为这种爱很“虚假”,害怕一旦对方发现自己“一无是处”,就会撤回所有。 ② 我害怕:出于对陌生经历的恐惧,这种颠覆性的体验不是惊喜,而是惊吓,在某种程度上超出了情感和认知的双重承受范围。 “谈条件的爱情,对我来说更踏实一些,碰上一个什么都不图,只想对我好的,更多是担忧。” “被偏爱”是一种珍贵的经历,大部分人是从家庭获得最初的体验。 父母的爱本就是一种天然的偏爱:不需要其他任何原因,也不需要附加任何条件,仅仅因为你是你,你是我的孩子,我就会爱你。 能得到这种“偏爱”的幸运儿总是少数,大部分人都是在“爱恨参半”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父母给予爱的强度、纯度和力度可能都有限,也因此各自带着大大小小的创伤。 除了对自己的状态保持觉察,学会敞开和自我支持之外,好的办法是找到一个稳定的客体,被好好的“偏爱”一次,这是重塑自我的重要因素,因为只有真实发生的体验才能被内化。 但是这样好的客体关系并非每次都能遇见,可遇而不可求。 如果人生中很难遇到这样的客体,那并不意味着希望破灭;从自我觉察、自我关爱开始,让“成年的我”给予“童年的我”更多偏爱,成为自尊、自爱、自信的“我”……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