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当一个孩子缺乏动力时,应该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找出其行为背后

刘丽艳
当一个孩子缺乏动力时,应该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找出其行为背后的目的,大多数懈怠行为是对不得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的一种反应。同样是这个孩子,可能会很积极的做自己选择的事情。 父母典型的反应是替孩子做事,施加更大压力,尝试惩罚或者让孩子感觉很糟糕,希望他能改变自己的方式,但是所有这些反应都会使情况变得更糟。 给父母的建议: 审视一下自己的行为,你是不是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亲子陪伴?是不是对孩子控制太多?是不是为孩子做了太多事情? 不要期待你的孩子只有主动坚持到底,你才是那个应该以和善、坚定、尊严和尊重坚持到底的人。 太多的父母说的太多,或者“从远处下命令”,但这没用。 让孩子从后果中学习,后果是指孩子的选择所导致的结果,而不是你强加的。 用启发式问题,帮助孩子探究并理解原因和结果。 和孩子一起确定问题的所在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法,只有在孩子感觉你会不带评判的倾听时,这种方法才有效。 问问孩子,如果他有一根魔杖可以做他喜欢的事情,他想做什么,这会让你对孩子真正兴趣所在获得很多领悟。 要放手,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放手与放弃不一样,放弃意味着切断所有联系,放手是将解决问题的责任交回孩子手中,你依然保持着跟孩子的联结。

1温暖
0回答
丁秋萍
温暖了
相关回答
翟炳钦
换个问法也是一样的:心理的苦恼,是心理造成的还是生理造成的?应该看精神科还是做检查、吃药调理? 疾病其实可以依据身心做一个简单的完全分类: 心因性心理疾病 心因性身体疾病 身因性心理疾病 身因性身体疾病 因是源,病是流。如果因在心理,意味着无论怎么搞身体,都不解决问题,为有源头活水来。 最初的源头到底是心理还是身体,几乎是一个无法追溯的问题,但可以通过治疗效果去验证。 如果身体治疗多年总是打回原形,那么很可能源头在心理,反之亦然。 我收集到两个比较可靠的临床者数据: 曾奇峰:“70%去医院看病的人,应该去看看心理医生。” 姚梅龄(有中yao治疗自闭、抑郁、躁狂的行yi经验):“15%的心理疾病,用中yao调理毫无效果。”(即心因性心理疾病) 从实用角度,大部分人都是身心同病,最佳方案也是身心同治,别管源头在身在心。当然,这个最佳方案受种种现实条件制约。 话说把身心分开来治病,是19世纪自然科学兴盛以后的事情。他们发现有些病毒、细菌竟然只通过生理层面就能解决,打破了身心一体的观念。 如今是分久必合,有了研究心理导致生理问题的心身医学,欧洲一些医院(如德国1972年)已设立专门的心身科和心身医生。 其研究表明:养育者的离开/弃、n待、忽视、过度期待4者,是最容易导致孩子患身体疾病的心理原因。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