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一个人越控制,一定就会越失控。 反过来说,大概是因为很失

韩苗苗
一个人越控制,一定就会越失控。 反过来说,大概是因为很失控,当然就想拼命控制吧。 可是,什么是你的?什么是我的?又何曾有你的?我的? 放下执念吧,世界自行其事,不会为任何一个人停留。

1温暖
0回答
金英虎
温暖了
相关回答
覃子杰
某天,有个等待就诊的奶奶见到我这个房间空着,就进来和我聊聊。听到我是看心理的,她就直接和我说她想死,身体的病痛每天都有,痛的睡不着觉也是常态。她说的重复最多的一句“要死就死了”。之后她便从见到的奇人异事,聊到自己的经历和人生。 她刚从养老院出来不久。因为疫情的影响,在养老院的这段时间就像“坐牢”。天天看着其他老人发病,天天折磨,天天想死。最终在她自己的坚持下,让儿女办了出院。 丧失会哀伤么? 先来解释这三个个概念。丧失简单来说是与客体的分离,它可以是生死离别,也可以是与某人某物某事分开。哀伤是对丧失的一种主观反应,不仅是死亡。 对上诉的问题,答案是肯定的。从奶奶的角度来说,她还没有死,但她在养老院预见了自己终将会死亡,所以会有哀伤反应,有恐惧甚至失眠。 海德格尔把死亡定义为“未来可能性的不可能”。当我们死亡之时,就没有了未来,不知道将会发生什么,也无法定位死后的事物。因此无法去面对它,这种不确定性引发了无助的感觉,也就开始产生了害怕,进一步加重了焦虑。这种情况是死亡焦虑。但没有焦虑,就不能活出真正的生活,也无法面对死亡。 人们在前进的路上停止,在纠结,也许是碰到了问题的时候无法取舍。“因为无法两条路都走而停在十字路口”。想要选左边却又放不下右边,要右边又怕失去左边。生活中总是有很多的选择,没有那么多的“我都要”,所有的选择最终会形成一个个体,那就是我们自己。 “又怕辣又想食”——既害怕生命的逝去,又想享受生命的乐趣。这是我奶奶十几年前就已经“暗示”我的话了。 格林童话里的最后一个故事: 冬天穷孩子在外面收集木材。他被冻坏了,打算生火先烤暖和了再回家。他把积雪扫到一旁,发现了把金钥匙。“如果有钥匙,那么一定会有把锁。”他继续挖到了一只铁匣子。“要是有钥匙能打开的锁孔该多好!”。他找了半天终于发现一个非常小的孔。他把钥匙插进去试转动钥匙。现在我们必须等他完全打开匣子,到那时,才能看见里面到底藏着什么。 这个故事在格林兄弟童话集修改过的七个版本中,总是最后一个,因为格林兄弟相信它预示着民间故事永不停歇。而它也很像要和我们说,寻找钥匙、箱子和锁孔就像我们寻找生命的意义,最后箱子里放着的也只有自己知道自己享受了。 “现在我也不怕死了,要死了就死了,我要到处去玩” ——尽管肉体的死亡会毁掉人,但死亡的观念却能拯救人。 所以,往前走,别怕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