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动机和情绪总不会错,只是行为没有效果而已。动机总是正面的
尹玉勃
动机和情绪总不会错,只是行为没有效果而已。动机总是正面的,潜意识也从来都不会有伤害自己的动机。情绪总是给我们一种推动力,让我们在事情中有所学习。
0温暖
0回答
相关回答
李士利
很多人吵架,都是输在别人的素材库太强大上,张口一个故事,就把你整懵逼,一时无言应对。 当讨论一些话题时,有些人,尤其是自认为经验比你丰富的长辈,特别喜欢拿身边的例子和经验来反驳。没有什么社会经验的小白兔一听到细节如此详实动人的故事,立马就缴械投降,不知不觉中就认可了对方的想法。 比如: 报志愿,选大学和选专业哪个更重要? ——当然是选大学!我七舅姥爷的侄女的孩子当年就是非要选自己喜欢的专业,结果用高出那个学校录取线30分的分数去了一个辣鸡大学,现在毕业了找不到工作了吧。所以选大学比选专业重要多了。 女生早点生孩子好还是晚点生孩子好? ——我那个朋友,25岁就生了个娃,休完产假回公司后还升职加薪了,娃也有了工资也涨了,多好。所以说肯定是早点生孩子好。 该留在一线城市还是回老家? ——你看看我儿子,也就是你表哥,月薪三千在老家过得可滋润了,上班开车去,大房子住着,你留在大城市挤地铁和陌生人合租有啥意思?还是在老家发展好。 看起来也很有说服力对吧?其实根本不堪一击。 怎么破局? 请熟记以下几个万能逼问句: 请问,个例能代表大多数吗? 请问,这个是因果关系吗? 请问,故事说完了,说说你的逻辑好吗? 请问,你们家那点事能代表全世界吗? …… 我们是研究写作表达的,什么东西的说服力最强大?情绪。什么东西最能制造情绪?故事。 所以,会写作的人都会讲故事,会吵架的人都会讲例子。 因此,相反的你就知道,吵架或辩论时,对方一开始讲故事、讲例子,你就要提高警惕,准备等他讲完再用那几个万能逼问句将他一局。 因为很多故事是为了说服、吵赢你而精心挑选的,不能看作是普遍情况,更不是一个有效论据。
宋洪秋
真正的爱情是无用的 若有用便把它拉到一个现实角度 利弊权衡 反倒让这般纯正染了凡尘 真正的爱情是有意义的 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 天作之合 那是 多少次轮回流转 多少世的再次相认
白雪峰
生命中有许多自己不想做却不能不做的事,这就是责任;生命中有许多自己想做却难做到的事,这就是命运。如果你注定要成为厉害的人,那问题的答案就深藏在你的血脉里;如果你注定不是厉害的人,那你便只需要做好你自己。真正的顺其自然,不是因循苟且,而是竭尽所能之后的不强求!早
梁毅
情绪是每一个人的朋友 仿佛影子 也许心理学会被误解,但是情绪不会 每个人都会有情绪,也都会有情绪产生的根源 血浓于水的亲人,相濡以沫的爱人,纯真质朴的友人 一起共事的同事,奉为上帝的顾客,指导工作的领导 促成了生命中所有的相遇 有过期盼,有过欣喜,有过悲欢离合,有过回忆甚至刻骨铭心的痛 我们着眼着这种烦心却 忽略了这只是一份情绪的淤堵。 那些不能被遗忘的,情绪,情节,我们是带着前行 还是搁置在某地,还是任由情绪发酵? 莫不如来一场细细的梳理,来抚慰我们曾经的,认真与付出? 让这份情怀与过往有所依附,不再萦绕于心。 风吹不走我们内心最深处的疼痛 但,梳理,一定会给出不一样的自己。 带着过往,带着领悟,带着生命的馈赠, 誊出心灵的空隙去遇见那个被情绪挤到别处的自己。
石萍
每听到有父母要为孩子做一切的牺牲,我都会十分担心。因为牺牲是必然有代价的,接受了父母的牺牲,就要还债。很多父母不知道,孩子不需要父母为他们牺牲,孩子只希望他们活得开心。——李维榕
那晓旭
独立并不是“孤立”和“狠心”培训出来的。 恰恰相反,得到细心呵护、温柔拥抱、及时回应的孩子,反而更容易离开妈妈怀抱去独立探索,成为更加独立、更能适应社会的大人。 越是得到爱抚和疼爱的孩子,就越会敞开内心,变得开朗。 而越是得到关注少的孩子,就越是会封闭自己的内心,漠视周围环境,孤僻不合群。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