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父母是我们儿时第一个见到的人,他们和我们亲密互动,照顾我

苑群
父母是我们儿时第一个见到的人,他们和我们亲密互动,照顾我们,那对我们的积极回应成就了我们值得被爱的信念,对我们的照顾告诉我们世界是安全的,对我们的尊重托举活出自己的色彩。 而相反,父母的控制让我们懦弱或者反抗,心灵的忽视让我们受伤或隔离。 很多人和父母扭曲的关系深陷其中无力改变,这时候这样的关系模式会以其他的方式呈现在我们的亲密关系,职场关系,金钱关系中。

0温暖
0回答
相关回答
冯二玲
第414天 观念改变,痛苦就不在了 有一位资深的师姐,原本活在幸福美满的家庭中,有一天清晨,先生突然向她告白,早已有婚外情,而且交往已四年,现在他决定与外遇分手。背叛的痛苦,让她宁静的心狂乱到极点 。 她赶紧搭机回花莲,跪在证严上人面前请求开示,上人说: “什么也没改变吧,唯一改变的是,昨天你不知道,今天你知道而已,为什么昨天不知道,你很快乐,今天知道就不快乐呢,为什么要让知道与不知道决定你的快乐呢?错又不在你,你更不需要难过。把小爱化大爱,继续做你该做的事。 ” 于是,噙住泪水,她又回到台北,继续忙着骨髓捐赠推广的工作,当她看到等待骨髓捐赠孩子的父亲,忧伤无力地在生死边缘等待,不禁泪流满颊。回到家,累得还没与先生说句话就睡着了,反而是先生一夜未合眼,第二天,先生纳闷地问她: “你怎么睡得着?怎么这么快就可以原谅?你不翻旧账?不担心我还会去找她?” 她很平静地说:“我想通了,我也有责任,可是我选择继续让自己快乐。虽然被人背叛是很痛苦的,但比起那些等在生死边缘的人,我的苦太轻微了。何况这世上没有无缘的爱,我们只有这一世的因缘,都是时间的过客,何必让过去的账和未来的不安,扰乱现在呢?” 上人曾言:“一切只是观念而已。”观念改了,世间诸事没什么不能理解、不能谅解的

赵婧琳
从与母亲紧密相连的共生状态,历经成长的蜕变,直至独立自主地构建新家庭,这一历程无疑是个人不断发展和成熟的体现。在这一过程中,与原生家庭关系的妥善处理显得尤为关键。理想的家庭关系应是亲密无间而又各自独立的,这需要家庭成员间的共同努力与理解。然而,这并非易事。 中国家庭关系之痛,往往源于界限感的缺失。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用两个比喻,说明了中国人与西方人的家庭关系的差异。他说,西方社会是一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几扎束成一捆,几捆再束成一挑。他们互相贴合,又彼此独立。在一起时,扎扎实实,分开时,清清楚楚,不会乱的。但中国社会不同。中国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更像是玩投石游戏时,一块石子被丢在水面后推出的一圈圈波纹。每个人,都是他圈子的中心。一层层向外延伸,被触及的就会发生联系,牵一发而动全身。在这种文化中长大的中国人,天然地就认为:你是我的亲人,我就一定有权利打听、干预你的事。因为,你的事就是我的事。为什么中国家庭成员之间,总要互相干涉?有一个词:“浆糊逻辑”,即,我和你是粘合在一起的。我们之间必须时时相通,事事透明,这是中国家庭成员之间,没有边界感的根本原因。在传统家庭观念里,家人之间,是不该有隐瞒和私心的。这也就形成了一种家族意识:我们是一家人,是一个整体。既然是一个整体,就必须做到信息共享。在传统的父母眼里,界限,就意味着不再亲密。此时,如果在我们之间立一堵墙,来达成边界,那我们就不再是相互透明的,成了独立的个体,而不是一个整体。这时,他们内心,会产生一种自体瓦解感。被疏离,被背叛的感觉,油然而生。所以,私人空间,个人偏好,独特个性的存在,都让父母无法忍受,也就无形中扼杀了孩子的自由思想,和自由意志。但诗人余秀华曾说:“什么是幸福?幸福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 幸福的家庭一定是有边界感的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原生家庭对子女的影响越深刻,子女长大后就越倾向于按照幼年时小小的世界观来观察和感受成年人的大世界。原生家庭中的边界意识是对家庭中的每一个人成员的尊重,特别是家庭中的孩子。小孩子要去依赖大人,即依赖他们的父母,父母尊重孩子是一个独立的,和自己平等的个体,尊重他的感受和选择,这会让他知道自己的感受是好的,是值得被尊重的,在这样的环境下,他的自我会变得强大。这样长大的孩子,他不仅会懂得尊重自己的感受和选择,他也会去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