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父母是我们儿时第一个见到的人,他们和我们亲密互动,照顾我

苑群
父母是我们儿时第一个见到的人,他们和我们亲密互动,照顾我们,那对我们的积极回应成就了我们值得被爱的信念,对我们的照顾告诉我们世界是安全的,对我们的尊重托举活出自己的色彩。 而相反,父母的控制让我们懦弱或者反抗,心灵的忽视让我们受伤或隔离。 很多人和父母扭曲的关系深陷其中无力改变,这时候这样的关系模式会以其他的方式呈现在我们的亲密关系,职场关系,金钱关系中。

0温暖
0回答
相关回答
杨薇
你眼中的问题,其实都是别人的解决方案。当你看到一个沉迷游戏的小孩、不愿沟通的丈夫、总吃剩饭剩菜的父母时,你看到的“网瘾”“逃避”“抠搜”这些问题,恰恰是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案。 这就意味着:你看到的只是表象,而不是真相。真相是什么? 真相是,一个沉迷网络游戏的小孩,不是在玩游戏,而是在找回掌控感。(注意“沉迷”二字,做完作业或周末玩一两个小时游戏,不算沉迷)。找回他在现实生活里,被剥夺或已丧失的掌控感和自信心。当一个孩子无法在现实链接中,得到高价值和高自尊,就势必总跑到网络世界里,称王称霸。手机游戏,不是万恶之源,而是他确认自我的手段,是他逃避自卑的工具,是他处理困境的方法。 具体到你家孩子来说,他遭遇的根本问题——可能是他从县城学霸,考到人才济济的市重点,无法接受自己的普通; 可能是他从初中时周围都是父母同事、同学赞美,到高中后没人崇拜在乎的心理落差; 可能是他自幼就以“好小孩”的面具,生活在你和丈夫可控的一米半径里,青春期忽然要挣脱你们的控制,来一场“当个坏小孩看看”的叛逆; 还可能是你在他成绩下滑后,给他贴上“学渣”“乱交朋友”“净给父母丢人”的标签后,他索性破罐子破摔地变成真正的学渣,以证实你预判的方式惩罚你…… 我没有生活在你们关系的实处,无法武断下结论,我只是给你提供一种思路: 你眼中那个堕落的、退步的、沉迷游戏的“坏小孩”在以种种信号提醒你——他遇到了困境,需要你看见他,理解他,帮助他。 亲爱的,找到孩子真正的症结,学习的漏洞及时补上,心理的漏洞及时建设,思想的误解及时解开…… 一点点陪他在现实中找回自信和自尊,网瘾将不治而愈。 当为人父母的我们,不再在胡乱贴标签中,紧紧盯着所谓的“孩子的问题”不放。 而是透过孩子搞砸一切的“解决方案”,洞见他深层的动机和渴求,我们就站在了孩子的身边,而不是孩子的对面。 ​

李萍
李跃儿老师在她的著作《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一书中说: “爱对教育的意义就像光,始终照耀着整个教育的过程。” 而父母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人父母,也是孩子的原件,是孩子人生路上的副驾驶,更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共同成长的好朋友。 1. 进家门前,掸掉身上的“灰尘” 家不应该是你的情绪垃圾场,而是我们的能量包。 不要把坏情绪带回家,伤害了一直包容你坏脾气的孩子。 回到家,你不再是职场精英,也不是谁的员工,你只是这个家庭中的一分子,是孩子的父母,是孩子的亲密伙伴。 2. 学会转换思维 试着转换自己的思维模式,停止不切实际的预判,孩子并没有你想象得那么差。 不要将时间浪费在对孩子的攻击和指责上,而是用耐心和包容理解孩子,换个方式和孩子沟通。你就能发现,孩子反而会欣然接受,积极改变。 与其盯着孩子的错,不如看到孩子的好放大孩子的优点,将批评转为赞扬,你会发现孩子变得能量满满! 3. 收起你的控制欲 心理学博士贺岭峰认为:“你能跟孩子保持正常的关系,你对他就有影响力。”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存在,他们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也不是父母的风筝,迟早有一天,他要独自飞翔。 做好孩子的副驾驶,收起你的控制欲,将选择权和自主权还给孩子; 当孩子感到放松的时候,很多事情其实都能做得很好!父母摆正自己的位置,对孩子的影响才是最大的。 有人说,孩子就像海绵,他不但吸收你所讲的话,也吸收你的生活态度。 对孩子来说,家庭应该是一个温暖、放松的避风港。 做错了下次再来、有差错会被包容;在琐事中不争执计较,不针锋相对,遇到大事共同承担、一起面对。 教育本来是一段荆棘满地的长路,唯有爱,能让孩子们柔软的心永远向光而行。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