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看过一个故事,一个很重视孩子教育的妈妈,却把孩子养废了。

唐建刚
看过一个故事,一个很重视孩子教育的妈妈,却把孩子养废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男孩锡坤小的时候,是一个特别有好奇心,探索欲的孩子。 他非常喜欢科学实验,一说起这个,就两眼放光,头头是道。 可是,他的妈妈对他期望很高,总是一门心思地想着修正他身上的缺点,让他变得更好。于是,妈妈不管锡坤的表现有多抗拒、多焦虑,都一意孤行地强迫锡坤去语言训练班,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强迫他当众表演,强迫他参加夏令营,强迫他参加各种教培考试。 在妈妈的重压之下,原本阳光自信的锡坤变得越来越孤僻,越来越自卑,敏感。 十几岁的时候,他会把一床被单当成避难所,躲在里面不出来。 他告诉妈妈说: “妈妈,我想回到你肚子里去,肚子里会舒服一点。” 如果一个孩子不被看见,不被接受,他就会被自己内心中的焦虑、惶恐、迷茫、无助以及由此带来的愤怒吞噬掉,变得自卑、敏感又拧巴。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妈妈在教育上付出了很多努力,却毫无效果的原因。 一位妈妈想让11岁的儿子继续学习跆拳道,可儿子有些不乐意。 送儿子上学的路上,妈妈特别真诚地对儿子说: “大霖,你继续上跆拳道课,我会爱你。 你不上跆拳道课,我还是一样爱你。” 听了妈妈的话,儿子瞬间展露了笑容,他决定继续上跆拳道课,并且一直坚持到了现在。这正对应了心理学上的霍桑效应: “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关注或者观察的时候,就会刻意改变一些行为和言语表达的效应。” 也就是说,当一个孩子感觉到自己被看见、被关注、被重视,他才能产生良好的感受,才愿意接受父母的教导。 每一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 看见即疗愈。 父母看见孩子的感受,接纳孩子的情绪,让孩子感受到爱和温暖,教育才能真正取得成效。

0温暖
0回答
相关回答
宗阳
爱情虽然不是生活的必需品,但成长是。 所以,当我们从一段关系里体验到失望或受伤时,绝对不要进入否认爱情、否认婚姻、否认亲密关系的状态。 因为本质上并不是爱情、婚烟或者另外一个人带给你这种感受,而是你带给自己这种感受。 当我们进人一段关系时,对方会成为一面镜子,很好地映射出那些我们自己都不愿意去面对或没有觉知的部分。 当我们体验到心痛、失望的感受后,我们要做的就是包扎好伤口,开始真正地反省和思考; 并且从这段所谓的“受伤的关系”中成长。 这样,你才可以在你生命历程的每一段故事、每一段经历中涅槃重生,你的每一个阶段都会和上一个阶段不同。 而如果你只是把问题归因到: 我如果没有爱情,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通过逃避的方式去面对问题的话—— 你还是会不停地受伤,只不过换到不同的情境和对象那里去了而已,本质上并不会得到改善。 所以,好好地感谢我们那些陪练吧。 如果他们要离开,就感谢他们让我们可以借由这段经历,好好地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更懂得爱、更加完整。 也只有学会爱自己,把内在的黑洞补上,当我们内心丰盈、内在完整—— 无论有没有伴侣,你都可以成为自己那个最有爱,且成熟、智慧的爱人。 最后,愿我们都能成为自己世界中「爱的主角」, 坚定而自由的爱自己。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