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每一次议题都是来访主导和决定的,看似咨询师主导实则源于来
杜宁娟
每一次议题都是来访主导和决定的,看似咨询师主导实则源于来访的内在线索; 试图搞懂来访在多大程度上理解了这些问题,并自问作为咨询师是不是话太多了。 咨询师偶尔会需要切换角色到“老师”,但咨询不是说教,咨询是来访自己在谈话中领悟,成长,明确后做出决策,决策后不冲突不拧巴。
0温暖
0回答
相关回答
周广华
全然接纳和允许孩子当下的“问题”,常常是化解问题过程中的必经阶段。 但父母的困惑常常是,就是一看孩子就来气,做不到全然地接纳。 如果父母当下做不到全然地接纳,这样做还有意义吗? 当然有意义,只要开始接纳,做一分就有一分的效果。 人这一生有很多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事情, 比如对大多数举重运动员而言,比赛中发挥出的成绩如果能到平时训练的八九成,那就很了不起了。 对于学生考试而言,中高考的时候能够达到平时考试最好成绩的90-95%,也很了不起了。 只要我们在尝试接纳孩子的路上坚持走,有一天你会发现,你可以接纳那个无法全然接纳孩子的自己了。 关照好了自己,就能更好的接纳孩子当下的发生,孩子表现出来的“问题”就能更好地化解。 如果父母始终愿意尝试着接纳孩子,不管做的好不好,只要有在坚持尝试,孩子都会被感动、被影响,从而会产生积极的变化。
王欣梅
今天没有限制的生活,内心中带着爱,微笑中带着喜悦,眼神中闪烁着光芒,人生充满丰盛地活着。 ——輕而易舉的富足
史冬英
很多人在长大后会有一个特别令自己震惊的发现,自己居然在很多地方和父母一模一样!为什么会这样呢? 可能大家都知道,原生家庭会给我们带来深远的影响,甚至代代相传,我们会活成父母的样子并不奇怪,这和原生家庭的影响密不可分,具体它又是通过4种方式进行的: 1、和父母对抗。所谓对抗,就是对方给你一拳,你给对方一脚,他骂你,你骂他,所以无形中你采用了和父母一样的方式,你就活成了父母的样子。 2、模仿父母。对父母天然的爱会让我们无意识地想去理解父母,而最好的理解就是全然模仿,而当你最终能够完全理解父母的时候,你也就活成了父母的样子。 3、逃避父母。有些人对父母是不认同的,但又没有力量去对抗,也就是既不愿模仿,也不能对抗,于是会选择逃避,很少回家,很少与父母联系。但即便这样,他们还是会最终活成父母的样子,因为父母对孩子的伤害,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父母逃避了他们的责任,而孩子再逃避父母,不就相当于逃避了做孩子的责任吗?从本质上来说,这是一样的。 4、拯救父母。这样的孩子往往是内心比较强大的,他们的父母通常会把自己不幸的原因归结于孩子的拖累,于是孩子就会在潜意识中希望证明,他不是那个“罪魁祸首”。具体来说,孩子会无意识地重演父母的境况,从而活成了父母的样子。 不论你是哪种情况,跳出循环的办法都是一样,你需要回到你作为孩子的角色,你只需做你自己。
张迪
昨晚老公分享给我的一首诗,很感动,和大家分享一下。
丁秋萍
你的儿女, 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 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 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 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 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 变得像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 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 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 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 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 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那晓旭
如果父母在孩子身上找不出一丁点值得夸奖的地方,那就证明你已经到了无法排解自己负面情绪的时候了,需要花一些时间来消化对孩子达不到自己期望的悲伤和失望。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