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一个人越能给其他人带来舒服、带来情绪收益愉悦和稳定的情

王丽华
一个人越能给其他人带来舒服、带来情绪收益愉悦和稳定的情绪,他的情绪价值就越高,情绪价值,它不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它是一种可以传递的感觉和感受,情绪价值高的人,更能让别人产生情绪上的依赖和信任,别人也更容易回馈积极的情绪

0温暖
0回答
#
相关回答
冯二玲
第140天 沟通与自我认同、自我塑造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沟通,其实是不断认识他人和自己、而不是把他人变成自己的过程。弄明白究竟是谁在沟通,我们才能了解沟通中究竟发生了哪些事、是什么导致了沟通的成败。 自我认同与否,决定了自尊的高低。高自尊的人对自己的价值有充分的肯定,所以会倾向于认为别人是友好的、自己是受欢迎的;低自尊的人则往往觉得自己没价值,所以别人也不会喜欢自己,所有人都可能在批判自己,于是,沟通中往往充满防御和敌意,甚至用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 看起来,高自尊有明显的优势,但也并不能保证人际关系一定成功,因为一旦自尊过分,高自尊演变成了优越感,自我价值感过于膨胀的时候,也就是讨人厌的时候了。 那么,谁在影响着我们的自我认同和自尊高低呢?我在《给孩子一生的安全感》和《我们内心的焦虑》等一系列书中,都特别谈到了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重要他人”对健康人格形成的重要性。“重要他人”是心理学和社会学都关注的概念,是指在一个人社会化以及心理人格形成的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而这个人物,在我们的成长期中,通常就是父母或其他抚养我们长大的人。如果重要他人在日常的沟通中,总是传递“你是最棒的,别人都不如你”等过于夸张而空洞的赞美信息,我们长大后就可能成为作者所说的“自尊过分”的人;相反,如果重要他人总是传递“你怎么这么笨、你就不能做点有用的事吗?”等负面否定信息,我们则很容易成为自我嫌弃的低自尊者。 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沟通中的自己,有一个练习,请读者分别列出“协助自我者”和“破坏自我者”,看看别人是如何塑造了我们的自我概念;接着”再分别列出自己协助和破坏了哪些人。你可以按照书中的步骤做做练习,认真完成后,关于沟通改善的某些重要答案就会浮出水面了。 比如,一个从小被母亲责骂的女孩,自己做了妈妈后,也成了女儿的“破坏自我者”——每次都下决心“再也不能让女儿承受我所承受的痛苦了”,但一开口,就回到了母亲的老路上,亲子沟通每况愈下。咨询中,她说:“我简直觉得像被我妈附体了一样!我真的不想这样,林老师救救我!” 我跟她一起还原了成长过程中被母亲责骂的三个最痛苦的画面,帮助她听见幼小的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声音。那个声音与她意识层面“我不想成为她”的声音正好相反,说的是:“我也会成为她,我要报复她!” “我也会成为她”——心理学里,把这样的声音叫做“自我应验预言”,意思是一个人如果对事件的发展有所预期、那么接下来的行为就会建立在这些预期上、最终会比没有预期更可能成真。也就是说,一个人终将成为TA自己所描绘的样子。

冯二玲
第250天 走 出 痛 苦 人生几乎所有的痛苦,都源于内心的想法,与外在的事实对抗。她指出:“造成我们痛苦的,并不是问题本身,而是我们对问题的想法。”所有的痛苦,正是你的想法与真相争辩所导致的那种不舒服的感觉。 事情分为三种:我的事,你的事,老天的事。人们之所以会感到痛苦,是因为没管好“我的事”,却总是去越界管“你的事”和“老天的事”。我们的大脑中总是一大堆“你应该怎样?”、“他应该怎样?”、“事情应该怎样?”,甚至“老天应该怎样?”的声音,当事实与我们大脑中的“应该”不相符时,我们就会难过,总想与事实进行对抗,于是,生活充满冲突,在冲突中不是两败俱伤,就是自己伤痕累累。 痛苦,很多都源于内心那些与事实对抗的念头,只要能够放下那些不真实的想法,痛苦就会烟消云散。 与事实对抗,与真相对抗,并不能让事情变得更好,相反,接受真相,在真相的基础上采取自己的行动,才能让事情变得更好。 人之所以会痛苦,是因为脑子里有一些破坏性的信念,这些破坏性的信念,又称为“病毒性信念”。每个痛苦下面都有一个“病毒性信念”。当你能够觉察到这个想法,当你能够转变这个想法,你的人生会发生改变。如果你能顺着痛苦找到这个想法,然后改变它,你就能够改写你的人生。所以,痛苦下面藏着一份礼物。 举例:(感受对话中的转念) 我:“你认为你受的这些苦,都是因为你不够好,是吗?” 她:“是的” 我:“真的吗?” 她:“真的。“ 我:“你能确定这百份百是真的吗?如果你不够好,你能考上大学吗?如果你不够好,你今天能成为企业家吗?和你两位哥哥比,你们现在谁的生活条件比较好?你能百份之百确定你真的不够好吗?” 她一下子无言以对,因为她其实知道她自己很优秀,只是内心一直有个声音认为自己不够好。 她:“我不敢确定……“ 我:“如果你坚持这个想法,会有什么后果?“ 她:“我会很难过,我要处处证明自己,我不敢让自己放松,我活得不开心。” 我:“你能让自己坚持这个想法,同时又开心地生活吗?” 她:“不能!“ 我:“那你能找到至少一个理由,让自己放下这个想法吗?“ 她:“我可以找到很多理由,放下这个想法。比如,我可以开心点,我可以放松生活,我可以不恨我的父母,这样我就可以跟他们来往,毕竟他们是我的父母。“ 我:“如果没有这个想法,你会成为一个怎么的人?“ 她:“我不知道,至少我会开心点吧,我现在什么都有了,不再是当年那个要什么没什么的小女孩了,就像我老公经常跟我说的那样,你还拼什么?究竟拥有多少才够?其实这些道理我都懂,我就是心有不甘,我原来就是想让我的生父母知道,他们当年不要我,是他们的错。“ 我:“你的生父母现在老了,想见你,你现在有能力了,你不要他们了。你的生父母当年遗弃了你,你现在遗弃了他们,你跟他们又有什么区别?你不也变成了你恨的那种人了吗?“ 她久久没有说话,陷入了沉思。然后,她投头看了我一眼,笑了,笑得很纯真,这也许是她三十多年来最真的一次笑容。我知道她放下了那个固执的想法。 果然,第二天,她给我发了一条信息,说她开心多了。然后,我留意到她在课堂上笑容也多了,不再是以前那种礼貌性的假笑,而是发自内心的笑。 这就是转智为慧的实例。究竟下是: 如何才能改变信念?要改变信念,你首先要找到那些“病毒性信念”。如何才能找到这些信念?从你的故事中,故事就是信念的呈现。所有的故事都是未经检验、未经审查的信念。 故事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方法,我们根据故事预测未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智”。可是,故事会阻断我们当下的体验,让我们远离真相。没有故事的人生是活在当下的,这就是“慧”。所以,我们需有智,同时,也需要慧。慧,就是对故事保持觉察,跟当下的真相在一起。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