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前几天聊了《何谓观自在?》,今天来聊一聊“度一切苦厄”。

单身的苦
前几天聊了《何谓观自在?》,今天来聊一聊“度一切苦厄”。凡俗之人对佛法感兴趣之始往往自己处在逆境之中,困境之中,希望借此脱困。网上经常有人说念了无数年的佛经,做了很多好事,捐了很多钱,为啥人生还是如此不顺,故有些人说佛法没有用,骗人的,甚至调侃“穷人越拜佛越穷,富人越烧香越富”,佛法是为富人所设等等之类的。有些从原来笃信变成怀疑甚至敌视的也有。 为什么这样?理由很简单:未进寸步,未得“般若波罗蜜多”自然没有任何改观。用功利心去理解“度一切苦厄”“真实不虚”,自然只能看到所谓的有用。心经开篇说的很清楚:“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当拥有“般若波罗蜜多”就可以度一切苦厄。观自在菩萨拥有这等智慧自然有能力度一切苦厄。  俗话说凡夫畏果,菩萨畏因。念经也罢、财施也好,目的是为了增“般若波罗蜜多”。一个人一旦拥有“般若波罗蜜”,自然就不可能有苦厄了。但是很多人念经礼佛的目的不是为了“般若波罗蜜多”,而是为了避免苦难,为了获得好运、好报等等好处,这有些交换的味道在,也就是我付出,自然得给我回报。终其经年,其心仍困其中,未得寸进。一座塔楼最引人注意在七层,但不可能只要七层。没有前面的六层和地基哪有第七层啊。 同样没有“般若波罗蜜”,怎么可能度一切苦厄呢?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就是《何谓观自在?》提到的,连自己都看不清,那修行到底在修什么?念佛也罢,打坐也罢,参禅也罢,首先得先找到自己,找到用功的落脚点,才能下苦功。连自己都没找到,怎么下苦功?这好比在寻兔角,久寻而不得。怎么找到自己,在《何谓观自在?》已经提到过,这里不展开。看完《佛陀在菩提树下静坐七天七夜,悟出什么?》,就知道我要讲的第三点是什么了。 前几天看到好多人在晒自己坚持多年的抄经的作品,说自己已经写了多少天、多少篇等等。我看到底下赞美无数,长叹一句:何苦寻兔角。一个孝子将自己怎么对父母尽孝一点一滴经常向大家述说,这是真孝,还是想让大家知道自己孝顺,得其孝名呢?我想道理应该一样吧。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什么意思?

10温暖
3回答
蔡善根
温暖了
评论
我个人认为,佛经也是个人的投射,这就会是有人理解的就是救苦救难,有人理解的就是升官发财,包括修行,有的人认为修行是律己,有的人认为是积攒福报,有的人认为是赎罪。每个人有自己的投射,也有自己的道德标准,这只能约束自己,并不能约束和评价别人。就如一个典故里说,你心中有佛,看到的就都是慈悲。

相关回答
心情
恋爱日记第五篇 好久不见。 恋爱日记,我其实恋爱的起点都没有看见,为何会取这样一个名字呢。呵呵,取了就取了吧,反正对我来说,不论是寻找,或是进入这个状态,都是恋爱的一部分,因为我认为恋爱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场自己内心之旅 最近接触了好几个男生。先不说他们怎么样,先说说我内心的变化吧。 最大的变化是态度,我原本觉得接触就是奔着恋爱结婚去的。可是我发现当我放下这种想法,反而轻松了。我当然也会去考量对方是否适合做男朋友,但是更多的时候是,我愿意把对方当一个个体来了解。听他们的故事,不做评判,只是听着。主动找他们说话,表达亲密,但是对他们是否给与你想要的反应,并不期待。他退一步,我就进一步,他进一步,我就退一步。 第二个,是观念的变化。原来我总觉得应该让男人主动微信找我,否则我就是掉价。现在我觉得,如果我觉得对方很好,我也可以主动找他说话。如果我想跟他们说话的时候那就说,如果我觉得没有什么要说的,我也可以忙自己的事。否则为什么要在那里纠结等待对方给我一些信号去推测对方的态度呢。如果我真的想知道对方怎么想,那我就直接问了。如果我根本不在意对方怎么想的,那我也还是想干嘛就干嘛。这样一来,我觉得轻松多了。 第三个,是情绪上的变化。以往的恋爱在这个阶段,我特别容易患得患失。现在虽然也会有情绪起伏,但是不会大起大落。这样一来,我大多数时候是能够积极快乐的回应对方。但同时,也会对对方有更加客观的了解。 很多人说我太理性,理性下的条条框框,会让我对谁都爱不起来。其实我是一个既理性又感性的人。感性是我的本真,理性是我的保护伞。我在用我的理性去保护感性的本真,我视为弥足珍贵的天真。 今天发生一件事。我最近在一个海岛上出差。吃过晚饭我去海滩散步。走到那边突然广播说台风来了,海滩一片漆黑,我站在那里看着黑漆漆的大海风很大,我突然觉得莫名的害怕。那种怕好像在某个梦里感受到过。我一步也不敢往前走,转身就走。跑到岸边,这时我太害怕了,(虽然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害怕,可能是这个场景和我多年前的一个噩梦一模一样),当时特别想给一个认识了很多年的男性朋友发微信。这个男性朋友是我爸爸朋友的儿子,他们大人原本是想撮合我们,谁料我觉得他不仅憨憨的还小很幽默,他会呵呵笑的看我天马行空不着边际,于是我们成了谈得来的朋友。 其实呢,在出发前,我给两个人发了微信。一个是他,问他国庆节什么时候回来。同时也给最近一直在接触的我觉得还不错的男生,问他国庆节的安排。但是在那个时刻,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却是这个男性朋友。我发了一张照片给他,跟他说,我好害怕,刚才的景象让我觉得莫名其妙的恐惧。你可以陪我聊会天吗?然后他就一直陪我说话直到我心安下来。 这件事有意思的地方在于 第一,我觉得这种行为很不像现在的我。以往我肯定是赶紧找个安全地方待着打车回酒店,洗个热水澡过去了。这次居然会主动在微信上跟一个男性朋友说我很害怕,想要你陪我聊天。这样的一个我更像是大学甚至更早时代的我。那时总会有保护者,或者是男同学,或者是老师,或者是父母。我害怕的时候,会向他们求助,他们就会给我一种很安定的感觉。可是不知什么时候,男同学也有了自己的烦恼焦虑,老师远在象牙塔,父母不再年轻,男朋友总来了又走了,身边的追求者只是喜欢我的光芒。我变得小心翼翼,怕麻烦了朋友,烦惹了老师,也不相信别人会真心喜欢真实的我。但是再次看见原来的自己,我很开心,这种真实的感觉真好。 第二,我明明是想跟第二个男孩子有所发展,为什么会在那个时刻根本没有想起他。而是觉得只有我这个朋友更安全?如果我再绿茶一点,这难道不是非常好的机会吗? 我觉得或许是潜意识里我觉得我这个朋友更踏实更靠谱吧。或者我真正需要的就是那种从外在到内在的能量上都很稳定靠谱的男人吧。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