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在一段亲密关系中,双方会在互动中探究到彼此的底线和应对策

蔡迎春
在一段亲密关系中,双方会在互动中探究到彼此的底线和应对策略,并形成固有的沟通方式。当我们一次次尝试突破时,是否让我忘了最初仅仅是提出一个简单的需求。 您是否会因为对方多次不满足您的一些需求,而产生了自我怀疑呢?怀疑自己在他心目中,是不是被重视的,是不是可有可无的?他是否真的在乎我? 那么我提的那些要求,是我必须要去争取的吗? 甚至不惜破坏这段关系,也要去争取的吗? 那么最糟糕的结果是什么,我是否能承受? 如果这三个答案都是不要,那最终都是我妥协,我还去跟他闹什么呢?但如果这三个答案是我必须要去争取的,甚至不惜破坏这段关系,我能承受最糟糕的结果——这段关系的结束。这也说明您现在承受的内心痛苦已经远远超过了这段关系带给您的幸福。 希望通过老师的分享,能帮助亲密关系中的您认识到,您无法理解无理取闹的她,内心很痛苦,需要您的帮助

1温暖
0回答
尤四海
温暖了
#
相关回答
饶明利
精神分析中的「互為主體性」(intersubjectivity)是一個重要的概念,指的是兩個或多個主體之間的相互影響與關係如何形成心理經驗。這個概念強調,個體的主體性並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通過與他人的互動得以構建和表達的。以下是互為主體性的核心要點和其在精神分析中的意涵: 核心觀念 主體間的相互依賴 互為主體性強調,人類的心理發展和自我意識不是獨立完成的,而是在與他人(尤其是早期照顧者)互動的過程中形成的。嬰兒通過與母親或主要照顧者的交流,逐漸建立起自我和他人的區別。 雙向性互動 在互為主體的關係中,雙方都是主體,既是行動者也是被行動影響的對象。精神分析師與來訪者之間的關係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分析師不僅對來訪者產生影響,來訪者也會影響分析師的體驗與理解。 情感共鳴與共情 互為主體性通常涉及情感共鳴的過程。一個人能夠理解並感受到另一個人的情感,這不僅促進了關係的建立,也讓雙方能夠共同探索更深層的心理經驗。 在精神分析中的應用 分析情境中的互為主體性 在精神分析的治療關係中,分析師和來訪者共同構建了一個互為主體的空間。這個空間允許雙方探索來訪者的內心世界,同時也考慮分析師的情感和反應對治療過程的影響。 治療關係中的移情與反移情 傳統精神分析重視「移情」和「反移情」。互為主體性觀點則進一步認為,這些互動是雙向的、共同創造的,來訪者和分析師的經驗不可分割。 對自我發展的理解 互為主體性也幫助精神分析學家理解自我發展的過程。自我不是孤立形成的,而是通過與他人的互動逐漸建構的。這個過程既涉及依附關係(attachment),也涉及情感調節與自我認同。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