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都说拖延是个坏习惯,恨不得像切除肿瘤一样把它从自己身上摘
胡芸
都说拖延是个坏习惯,恨不得像切除肿瘤一样把它从自己身上摘得干干净净, 其实当我们回到拖延最初形成的情境,会发现那是一种艰难处境下的、不得已的“求生策略”, 这种策略帮助那时候的我们活得稍微不那么痛苦, 拖延者早期通常处在这样的处境: 一旦做点什么就会被批评否定,所以不做就不会出错, 可是后来的处境就变成: 担心被否定,于是拖着不做,可是不做也会被批评~~于是纠结、拖延、内耗、掉头发…… 所以拖延是罪魁祸首? 不,它是可怜的背锅侠
0温暖
0回答
#
个人成长
相关回答
曲红艳
活着谁不煎熬 学会向内求证 关注放回自身 我心方得安定 积蓄内在动能 情绪默默沉浞 链接自己越深 心态温润和平
肖洁
羡慕,是看到别人过得好,你心里面希望和他一样好; 嫉妒,是看到别人过得好,就感觉自己过得不好。 恨,是希望别人过得不好。 这三种不同态度,取决于你对自己的认可程度。如果对自己很自信,感觉自己过得很好,就不会去羡慕或是嫉妒他人。
李晓辉
只有跟你亲近的人,才愿意跟你碎碎念,如果我亲近的人跟我说点什么,我就不耐烦了“好吧,算了吧,随你吧”;或者我觉得Ta的想法很荒谬,我并不认可,我就反驳,我一定要在这一刻把Ta掰回来,我要说赢“你这么说不对”。 慢慢的对方可能真的就不说了,这个无法沟通的记忆,就进入了对方的潜意识,不知不觉两个人中间就会有很多禁忌话题,这不能说,那不能说,每次提起这些话题都是不耐烦不开心不高兴,慢慢就不再说了,那Ta有什么想法我可能也不知道,是不是我自己就葬送了Ta愿意和我沟通这个习惯。 多听你爱的人碎碎念,你会发现你们之间的关系会走得更近,快去试试吧
郝荣
第二道坎:当孩子的“本能”与“自律”在拔河时。人这一生,都在接受规则和习惯的检验。而人这一生,最大的难题,莫过于“本能”与“自律”的较量。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孩子,难以自控呢? 在脑科学研究中早有结论:人的大脑有三层,分别是本能脑、情绪脑和理智脑。顾名思义。“本能脑”展现着人的本能,“情绪脑”表露人的情绪,而“理智脑”则管理着人的理智。令人沮丧的是,这三者在人脑的地位却是:固执己见的老人、经验主义的中年人、蹒跚学步的孩童。 可想而知,“理智脑”再可贵,也难以拗得过“老人”和“中年人”。在培养孩子的自律时,父母首先需要明白,趋利避害、及时满足,是人类的本能。父母先要尊重孩子的本能,允许她哭闹。当情绪得到了释放,再引导她使用“理智脑”来学着管理自己。 这样才能逐渐让孩子尝到“自律”的甜头。在本能面前,无关对错,唯有理解和接纳。在引导孩子自律的路上,冲突、发泄并不是拦路石,而是引渡桥。
孙晓芳
大多数时候我们对自己都不能做到百分之百的了解,五一何不给自己一个空间来重新认识一下自己,或许会有新的发现。
张凤琴
我们的生活、经历当中,从在生命的早期阶段开始,就会不断地失去一些东西,与此同时也有获得。 到了人生下半场的时候,会发现事实上我们失去的更多,所以人生它总是伴随着失去、丧失、获得这样的一个过程。 哀悼会有很多形式:有时是一种情感;有时是一段关系;有时是一个人;有时是一个物。 就像我们讲的,哀悼就是跟丧失有关系。有时候的丧失是一个“巨大”的层面,有时是一个很“微小”的失去。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