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如果你一直使用心流来完成不可能的事情,你就会对自己完成

胡建春
“如果你一直使用心流来完成不可能的事情,你就会对自己完成不可能的事情充满信心。你开始期待它。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今天看到极限运动取得如此大的进步。这是很多人开始期待不可能的自然结果。” 特拉维斯帕斯特拉纳

0温暖
0回答
相关回答
李欢欢
杜迪文
第10天 霍妮如是说 1.只有当我们愿意承受打击时,我们才有希望成为自己的主人。虚假的冷静根植于内心的愚钝,绝不值得羡慕,它只会使我们变得虚弱而不堪一击。 2.不被人爱的信念正是对那种不能去爱的状态的自觉反映。 3.所有人只要还活着,就有改变自己,甚至彻底改头换面的可能性,并非只有儿童才具有可塑性。 4.如果我不能漂亮,我将使我聪明!一个人要想真正的成长,必须在洞悉自己并坦然接受的同时又有所追求。 5.神经症病人毫不自知地处在一种既无力去爱,又极其需要得到他人之爱的困境中。 6.事实上在意识与无意识之间,并没有严格的、二者必居其一的划分和选择,而只有如沙利文在一次讲演中指出的许多意识等级。 7.如果你要为自己感到自豪,就去做能够让你感到骄傲的事情。 8.他“伪装”这种破坏性冲动不是来自自己,而是来自外界的某人或某物。从逻辑上讲,敌对冲动所投射的对象,恰恰正是这些敌对冲动所针对的对象。 9.一方面希望统治一切人,另一方面又希望被一切人爱;一方面顺从他人,另一方面又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他们身上;一方面疏远他人,另一方面又渴望得到他们的爱。正是这种完全不能解决的冲突控制着我们的生活。 10.原则上,任何冲动都有激发焦虑的潜在力量,只要对这种冲动的发现和对这种冲动的执着意味着对其他生存利益和需要的损害,只要这种冲动本身是充满热情的、不可阻遏的。 11.神经症是由文化因素引起的。这就确切说明了,神经症产生于人际关系的紊乱失调。 12.所有的离群者都共有另一个特性,那就是:他们都能够带着一种客观的兴趣来观察自己,就像人们观看一件艺术品。也许对他们最好的描述应该是这样的:他们对自己都持“旁观态度”,这与他们对生活的总的态度一样。因此,他们常常是自己内心冲突的优秀的观察者。

杨池
在心理动力学派有一个概念叫“融合”! 融合是一种身体和心理的接触,可以“满足”个体归属和爱的需要、获得陪伴、支持、让个体更有力量。 但有些小孩成长的过程,与父母的关系“过度亲密无间”,不懂界限在哪里? 成年后ta会一直寻求满足,而无法消退。就像一直在吃食物,虽然获得了满足,却无法停下进食。 如果放到人际关系上面,ta会一直寻求他人来满足自己,而不能停歇。这种模式会损伤人际关系,产生持久的情绪困扰! 例如:谈恋爱时常常会很控制,希望对方保持主动和热情,积极回应、不停承诺,毫无保留、不能隐瞒。当无法做到这些时,会认作对方在“背叛”。 在情绪感受上也会出现歇斯底里、愤怒、悲伤、孤独、忧郁、无法原谅,感觉到被剥夺等等。 他们在人际和情绪上一生都在不断追寻归属和爱的满足,却没有消退。 当然没有边界感的小孩功能也是退化的,不太敢用我来讲话,为自己代言,表达观点都是我们或者大家开头。 孔夫子认为父母要与小孩的关系:亲密有间,这是一种尊重。 小孩长大后才更能清晰的了解人和人的界限在哪里,才有机会把自己和环境做区辨和了解。 而不是混到一起,把环境变成了妈妈的子宫,自己成为了胎儿,把自己封闭在子宫的环境中获得满足,来逃避现实的接触。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