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精神分析的视角来谈,心理咨询是怎么起作用的?

从精神分析的视角来谈,心理咨询是怎么起作用的?

心理咨询,自我成长,情绪

97阅读

心理咨询的工作方式,是以言语为载体在来访者和咨询师之间展开工作。那么这个谈话是如何起作用的?这可能是很多没有接触过心理咨询的人的疑惑。包括很多已经做过咨询的来访者,可能也是稀里糊涂的,不知道咨询是怎么起作用的。还有些朋友,做过咨询,认为咨询是无效的。今天我们就从精神分析的视角,一起来聊聊心理咨询到底是怎么起作用的。
首先,我们先明确咨询的范畴。
心理咨询不是万能的,中国精神卫生法明确规定了心理咨询的对象,达到人格障碍,精神病疾病的来访者,应该去医院精神科。即时需要做心理咨询,也是需要精神科医生的医嘱,通常是药物为主,咨询为辅。所以我们这篇文章讨论的是可咨询的范畴,在可咨询的范畴下,来谈咨询的有效性。
有这么一类来访者,以解决问题为导向。
这类来访者在咨询中,希望咨询师可以给建议,办法,希望咨询师能直接解决他的问题。听起来这真的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来访者付了钱,做为咨询师难道不应该解决问题吗?很多咨询师也是这么做的,没有这么做的咨询师在面对来访者的不断提问,也是亚历山大。
如果你是来访者,你正打算做咨询,你可以试着按照下面的方式来问自己:
我是真的不知道办法本身吗?还是其实我已经在网上搜了各种方法,该用的办法我的用尽了,可是好像一切都没有用。我是如此的焦虑,这个焦虑进一步增加了我的惶恐,为了阻止惶恐,我必须得找个办法,其实我心里也清楚,就算咨询师给我办法,我也做不到。为了缓解焦虑,我必须不停的寻找解决方法,可是又无法执行下去。我好像就停留在了找办法这个层面,不断的找,不断尝试,不断的失败。仅仅是找的这个过程,就足以让我内耗不以,更不要说去真正解决我的问题。有的建议我也采纳了,可是接下来的麻烦好像不断。我好像陷入了一个怪圈,那些办法同时也让我感到愤怒。
这里容我小小分析一下,对于神经症范畴来的来访者,直接给办法不是一个好的咨询方向。从眼前来看,咨询师提供解决方案似乎解决了来访者的当下焦虑。从长远来看,来访者会体验到自己的无能和脆弱。他会恨自己的“无法进步”,会“恨自己是如此依赖咨询师”。咨询的最终目的是让来访者拥有可以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来访者体验到成长的快乐。所以当来访者在不停的要办法的时候,咨询师需要去评估的是,如果来访者是属于可咨询范畴的对象,那么这个“要办法”的背后一定是藏着某种张力,让来访者不得不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
我只是有些乱,咨询师帮我分析了问题,捋清了思路,也提供了办法。这些方法看起来有难度,但是我还是可以照着做,比如冥想,正念,暴露(脱敏)疗法,订目标等等,慢慢的我感觉到了自己的进步。恭喜你,说明你的自愈能力是不错的。一般短程咨询就能够对你起到效果。
还有一类来访者,不知道自己问题在哪里。
这类来访者,内心非常的痛苦,可是他不知道自己在痛苦着什么。好像自己哪哪都不太对劲,但是又说不出具体的问题。这类来访者可能会表现为,强迫,无动力,对未来茫然,间歇性抑郁和焦虑交替,想做点啥,可是又动不起来,内心极其敏感。有的来访者表面上一切都很好,工作生活没有大的问题,可是主体的幸福感和愉悦感很低。他们来做咨询,可能也提不出具体的咨询目标,或许会说,我想要成长——心理咨询可以让我更了解自己,只有了解了自己才会有目标,才会不茫然。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很快得出一个结论,不同的来访者对咨询的需求长短是不一样的,以问题为导向的第二类来访者,短程咨询即可。那么现在来说说,长程咨询的效果是如何对来访者发酵的。
有句叫做,一切的问题都是关系的问题。但凡对咨询有长程需求的来访者,他与周围人的关系,与工作的关系,一般都会有问题。长程咨询,便是在来访者和咨询师之间,建立在咨询设置上的一种咨访关系。很多人理解咨访关系,会提到移情这个词。没错,“移情”是以精神分析为取向的一个临床现象。很多来访者会说,“我很快就移情我的咨询师了。”言下之意,因为“移情”了,那么距离我好起来,就不远了。
这里我要澄清一下,做为一个接受了1000小时以上精神分析培训的咨询师来说,移情这个精神分析术语,不等于“我感觉自己喜欢上了我的咨询师。”也不等于“我感觉我的咨询师像我的XXX。”
在弗洛伊德对移情最初的定义是,潜意识的内容向前意识的转移。咨访关系做为潜意识内容的载体,呈现出了这个转移。所以在英文中用transfer来表达移情。中文翻译成了移情,大家就把重点放到这个“情”。
为什么说咨访关系会成为来访者潜意识的载体呢,亲密关系,亲子关系不也可以成为我们潜意识的载体吗?咨访关系和亲密关系,亲子关系,有何不同?这个不同就在于咨询的设置。
什么是咨询的设置?
时间,金钱和频率,设置的三大件。
来访者花钱,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频率来见咨询师,这就是设置。对于一个长程咨询来说,没有稳定的设置,来访者是难以在设置的框架下,去体验自己内在的情感情绪的变化。体验不到这种变化,就无从谈改变。就像你只知道自己在亲密关系中不可抑制的发火,去不知道这个火是如何演变过来,你的精神世界,在发火前和发火后,是如何在运作的。只有了解了,才有可能的改变,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因为设置的存在,咨询师就不是你想见就能见的。你需要预约时间,需要付钱,需要在你可支配的时间和咨询师可预约的时间中协调。当你无法固定时间和频率的时候,你会害怕,害怕见不到咨询师。当你需要付出金钱去做咨询的时候,或许你就有了动力去挣钱。当你想到要见咨询师的时候,你会考虑自己今天甚至未来几天的工作生活安排。你可能会在意自己的外形,因为一会你会出现在咨询师的面前。对了这里顺道说一嘴,面询/视频的效果肯定是好于电话的。说到底,咨询重点在于咨访关系的互动,打电话更多是在于解决问题层面,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的互动,很难通过语音来呈现。
因为有了咨询设置,你的生活有了某种莫名的仪式感。当你困扰于不知道如何与人相处的时候,你在咨询设置这样的框架下,先去学会和一个人打交道——那就是咨询师。

我是一名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学取向的心理咨询师,如果想了解更多的精神分析视角对咨询临床的审视,可以给我留言。很乐意与你分享我对咨询,对成长的看法。

打开情说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