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为什么Ta不理解你? 如果在亲密关系中,你经常觉

蒋营宜
为什么Ta不理解你? 如果在亲密关系中,你经常觉得对方不理解自己,很有可能是因为 1,你觉得ta知道你的想法,但那只是你以为,其实你没有把想法告诉他。 2,也许你的潜意识里并不想让ta理解你 3,你自己都不理解自己,你不确定自己要什么 4,或许ta对你的理解,比你理解的更深刻,更全面,但你却不理解这点。 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不可强求,强求是一种越界,能互相理解当然是好,不理解,那就不理解好了。如果能接纳不理解,这也是理解。这种理解会让关系有更多的可能性和松弛感,在这种松弛感中两个人会更加的愉悦。

3温暖
0回答
Cecilia
温暖了
#
相关回答
蒋蓉
越来越觉得,人要活得情绪稳定、不发疯,就一定要有一种抽离感。 这种抽离感是什么呢—— 对事对人尽量简化。实际是,绝大多数人无法依靠关系取得成功(少数人可以,他们是天选人精),所以你也不用对“人脉”二字有太多幻想。没有必须点赞的朋友圈,没有必须约的局、见的人。别人热闹就让别人热闹,你的围观、羡慕或嫉妒,都是过度参与他人生活,除了徒增自我怀疑,别无益处。 简单来说,一句话,你只需对给钱的工作有所回应。在挣钱的过程中,完成应有的配合和礼貌就好。 早日接受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不是特别好看、不是特别重要、不是特别招人喜欢,什么都是普普通通,只能做有限的工作、交有限的朋友、拥有一些不那么擅长的爱好。接受这一点,你便无须总想着证明自己、责备自己。 抽离,不只是从外界,从他人,也是从自己——你要学会从自己对自己的审视里抽离出来,停止对自己的观察与审判,学会与自己相处。 以上这两点,是摆烂吗?当然不是。接受自己普通,并不是把自己当成一块烂肉。恰恰相反,从人与人的坐标系中把自己抽离出来,就是为了把时间和精力用在一切好的事物上——读好书、睡好觉、认真吃东西、晒太阳看月亮在不冷不热的好天气里多多散步……诸如此类。见识了越多好东西、度过了越多好时光,你就越懂得停止跟随、放弃比较。至于时下流行、谁正当红、什么上了热搜,更是不必当真,这些无一例外都是过度参与别人生活和别人的商业目的。 减少被动关注,就会减少不适和焦虑。 保护你的注意力,就是保护你的身心健康。

彭充
对现实的父母表达恨有用吗? 没用,因为那个现实的父母已经在心理上表征化,就算修复了和现实父母的关系,也无法改变那个内化的心理关系。 那应该继续接受一个受害者的相处模式吗? 也不该,因为不能改变,不代表不可以表达。这样的表达,更多的是为了保护自己。 在某些时候,随着父母年龄的增长,孩子的长大,父母的心理上也会发生一些变化。他们可能会变得敏感脆弱,他们基于自身衰老后对于依恋和安全的需要,防御性的强势和僵固的一面会逐渐递弱瓦解,反而原本就存在的脆弱和无助会流露,在这个过程里,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会渐渐发生一些微妙的改变。 真正的死局是父母完全不能识别子女表达情感态度的心理诉求,也无法对自我进行任何反思性的审查,他们会把子女的情绪态度视作一种忤逆和威胁,随着孩子意识独立的过程,彼此的关系会越来越紧张疏离,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莫大的遗憾。 对某些家庭来说,父母和子女间也许永远都无法促成一次可以相互理解的对话过程,但或许能够在某些地方相互妥协,减少冲突。 如果父母本身具有一定的反思能力,那么子女在成长过程里,耐心且恰当的自我表露,也会让父母逐渐认识到自己在养育过程里的错误,转而有可能在现实意义上修复关系。就像很多心理学从业者,在接触心理学以后,都变成了一个好的养育者,这就是心理教育的作用。 只是这种现实的修复,不能改变内化的心理表征。 在临床上,我们始终关注的是那份早已被表征的心理关系。 所谓和解,也是在和心理意义上的父母和解。 我们必须要理解恨从来都不是一个纯粹的东西,恨是一种难以撤销的情感,里面包含着持久的不甘心,如:爱的求而不得,自我的挫败和否认,羞耻和自我厌弃,自体沦落的哀伤,以及对那个制造这一切的肇事者的真正愤怒(初级情绪),而非仇恨(次级情绪)。 这份情感必须要在一段安全的关系里再次重现,并再次体验到威胁。需要在其充分表达时被镜映,在镜映后哀伤,在哀伤后被表征为新的东西。 也就是说,必须要有一段新的关系,既有过去关系不曾具有的部分(自体客体维度),还能有与过去关系相似的部分(重复性维度),两者互为背景,辩证推动。 不曾具有的部分提供了重启受损自体发展的机会,相似的部分提供了重现自体受创情境并被重新表征的机会。 就像约翰鲍比所说,治疗师必须要能为来访者提供安全基地功能(自体客体关系),来访者才能在情感上和心智上去触及那些可怖的体验。 而这些可怖体验另一端,恰恰衔接着那些安全的,不能被摧毁的,在废墟中依然屹立着一份坚定的可回应,情感的可获得。 那些咆哮后沉默的在场,哀伤后安静的绵长,就是不再恨的理由。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