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只要一行动,就觉得一切应该按照“计划”“预期”发展,所有
王璐璟
只要一行动,就觉得一切应该按照“计划”“预期”发展,所有的回应都应该如我所愿。然而,事与愿违,于是自责自己这里做的不对,那里做的不够好,觉得自己太笨太糟糕。总有一种最好能一劳永逸的期待。 心理学上把这类特质称为——全能自恋
0温暖
0回答
#
个人成长
相关回答
赵莎莎
第一个维度就是掌控感。你是不是觉得这件事你能掌控,你是不是这件事,你觉得你还能做些什么。当你有掌控感的时候,你的逆商就高;当你总觉得这事我很被动、我没办法、气死我了,你的逆商度就低。 第一个方向是掌控感,你是不是觉得周围的事你可以掌控。 第二个事是担当力,就是这个事我能做些什么,好多人在公司整天抱怨,那个部门不行、那些人不配合。那你能做些什么呢?你在这里扮演什么角色?所以第二个就是当你遇到逆境的时候,你有没有想到你的担当。 第三个方向叫影响度。影响度就是这个逆境到底有多严重?这个逆境会让我完蛋吗?我们会把影响度放大,会觉得这个逆境不得了,所以你怎么看待这个逆境的影响度,这是一个指标。 第四个叫持续性。这个逆境能够持续多长时间?比如说,你干了一个特别丢脸的事,你觉得这辈子都抬不起头来了。你看好多人就是觉得,这辈子都抬不起头来了,会天天被别人戳脊梁骨。为什么?你的逆商差,你的自我的掌控力差,所以你会觉得这件事能够持续我一生,甚至你的心理会崩溃。我们看过很多电影,就是讲一件小事让一个人一辈子的心理崩溃,就是因为他觉得这事会持续一辈子。 所以这四个指标,掌控感、担当力、影响度和持续性是我们需要的。 备注:仅供参考哦
朱政卓
只谈原生家庭影响,不谈个人适应以及被塑造的能力,都是耍流氓,你一定要意识到的一点就是你个人成长这几十年并不一定会被一个固定的问题困扰,因为你是一个有自我思维和应对不同环境能力的人。 不要高估已经发生事件的影响,也不要低估面对未来的能力,照顾好自己。
王义丽
像婴儿般娇嫩 似孩子般向阳奔跑
宋艳
自尊,亦称“自尊心”、“自尊感”,是个人基于自我评价产生和形成的一种自重、自爱、自我尊重,并要求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情感体验。自尊是人格自我调节结构心理成分。自尊有强弱之分,过强则成虚荣心,过弱则变成自卑。
刘云清
过往的很多事我们都忘了,但是那些触动我们的情绪却刻骨铭心。如箭在弦上,飞鸟一过,弦就拉满。 很多东西会被头脑忘记,但被身体记住;还有一些东西会在意识层面留下痕迹,在潜意识里萌芽。有时改变需要的不是山崩海啸,而是蝴蝶扇动翅膀的那一阵微风。或许很多东西会被遗忘,但是在关系中被理解和看见的体验,很难忘记。
茅丽英
在大部分人的生活状态里面,是把自己的高期待给别人,在受害于对方的做不到,这个就是我们很多关系里面出现的问题。所以给大家一个建议,把对别人的期待收回来,收的越多越好。其实我们不需要别人的雪中送炭,我们要的更多的是锦上添花,这样我们的生活会变得很舒服。那很多人在很多的时候是把高期待给了伴侣、给了婚姻、给了爱情。那为什么说期待不如要求?其实我们大部分人是把这个要求藏起来,然后用反向呈现的方式表达,出现一个投射性认同的这个习惯性反问说:难道你不知道我不喜欢吃冰牛奶?(看好好的一杯牛奶,不想吃就赌气)难道你不知道今天是情人节?其实很多人记不得的,所以我们就不如要求呀。有人跟我说:要求就不浪漫了,沒意思了。但是我们是可以用其他的方式来表达的。(你知道今天是啥日子?这个也能忘啊,是什么……,那你现在知道了,该怎么办你懂得)所以说很多人就是把自己的要求藏起来,却用反向呈现的方式去表达,然后就把整个的这个关系给破坏了。所以有需求时,不要期待而是如实的提出要求。 您来倾诉 我来聆听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