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烦恼箱”实验。 参与实验的人要
李春娣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烦恼箱”实验。 参与实验的人要写下未来7天的担忧和烦恼,放到一个“烦恼箱”里。3周后,心理学家让TA们核对自己写下的每一个烦恼有没有发生,发现90%的烦恼都是杞人忧天。
0温暖
0回答
相关回答
简露
6岁的小女孩阿花,推开一扇窗户,发现楼下的爷爷正在埋葬因车祸而死去的小狗,阿花泪流满面。爸爸拉着她的手,推开了另外一面的窗户,窗外鲜花烂漫,蝴蝶飞舞,阿花顿时兴高采烈,手舞足蹈,爸爸说:车开错了窗户。
刘丽艳
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如果我们能够只聚焦当下的事实, 如果我们能够就事论事, 可能80%的争吵都不会爆发。 经常为了一些没有对错的事情争吵, 可能有一个人会把对方怼的哑口无言, 看起来是“赢了”。 实际上两个人都做着消耗感情的事情, 都输得彻头彻尾。 很多事情, 如果我们用“就事论事”和“聚焦当下”的角度来看待, 就会减少很多困扰。 对方与我们意见不同, 对方没有满足我们的期待, 对方没有按照我们认为对的去做, 并不能说明他们人品有问题, 也不能说明他们不爱我们。 仅仅是因为, 我们是不同的个体, 我们理应抱持心理距离。
吴学燕
我们传统的文化中有一个至理名言”棍棒底下出孝子“,所以打骂一直是流传的教育理念,那这些被打骂出来的孩子最后都怎样了呢,不同个性气质类型的人最后的结局也是不一样的,有的人继续沿用这种打骂的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孩子,我们称之为”与攻击者认同“,很多犯罪的人都有这种类似经历,他们并不是不想做好人,只是不知道怎样做才是好人。也是代际传递的现象, 而另一类人接收到的信息是,我被打骂很不舒服,所以我一定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受这种委屈,所以对孩子”过度保护“,受到一点委屈都不行,我们称之为”互补性认同“, 还有一类是属于正常范畴的,张弛有度。
王慧颖
热爱自由却又逃避自由 弗洛姆的《逃避自由》中提到逃避自由的两种防御机制,一是施虐,一是受虐。施虐为成为权威,非常有上进心,要求自己每件事都做的比别人好,哪件事做差就羞愧且无地自容捶胸顿足,他也会用要求自己的方式来要求别人,对自己狠,对别人也狠。受虐是服从权威,受虐会带来自我毁灭,比如员工没日没夜工作,生病都不敢请假,但会把老板的压榨和剥夺当成器重和栽培。 小tips:能够自己满足自己,自己当自己的爹妈,自己给自己输送营养。同时增强自我的力量,给予别人爱,真心实意为别人付出,来避免成为施虐者和受虐者。 你爱别人,就不会施虐,你爱自己,就不会受虐。
刘淑珍
按照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和控制这两个维度,可以把父母的养育方式分为四种类型. 1.专制型父母:孩子失去做自己的权利 2.溺爱型父母:孩子丧失爱他人的能力 3.忽略型父母:孩子无法找到归属感 4.权威型父母:孩子最具幸福感
邱雪梅
受邀进行心理健康师资沙龙分享 认知自我,读懂学生,真心是老师们的重要课题 愿幸福老师培育幸福学生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